据报道,近日,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认为每月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希望每月给元,遭到母亲拒绝。
有网友调侃:“毕业以后,一个月能赚到吗?”当事人看似“撒娇”,话题确有讨论价值:当今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究竟多少合适?
从调查可知,在北上广深等地读书,每月生活费超过两千元,其他地方则需一两千元,每月索要元显然属于高标准,被网友戏谑并不奇怪。
但是,对当事人不宜道德审判,更不宜污言秽语地贬损和嘲弄。如果她的家境优渥,且承受得起,每月生活费适当高一些,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家境贫寒,连两千元都出不起,却向父母索求数千元,当然不可取。
统而言之,每月生活费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应因家庭而异,应区域而异,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无需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咬定某个标准线,也不用超了标就批判。
更重要的是,无论家庭是否富裕,如果大学生能够理解父母挣钱不易,不乱花钱,不糟蹋父母的血汗钱,而是埋头苦读,理性消费,显然值得激赏。归根结底,大学生需要涵养正确的消费观,量力而行勿攀比。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