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曾楠的《增长战略》在讨论“如何衡量企业有没有实现价值创造?”时,给了一个判断的标准,“到底是我们需要客户,还是客户需要我们?”
这个标准让我想起学过的“两把尺子”,那就是李希贵校长在《学校如何运转》中,用来衡量学校价值观的两把尺子,“为了学校,还是为了学生”和“方便教,还是为了学”。
这两把尺子,当时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为此,我还写了一篇读后感《两把尺子,衡量万千世界》。其中写到,“这两把好尺子”更是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公司,可以是“为了公司,还是为了客户”,“方便公司,还是为了客户需求”;而应用到家庭教育,则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方便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成长”。
“到底是我们需要客户,还是客户需要我们?”,是我学到又一把尺子。
《增长战略》里这样说:很显然,当“客户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实现目标。客户之所以需要我们,一定是因为我们的价值创造足够明显,否则,就变成了“我们需要客户”。当我们需要客户的时候,我们就会打折促销,花很多时间维护客情关系,甚至通过提供回扣的方式来获取订单,根源都是自己的价值创造不够。我并不是说客情关系不重要,而是说如果只聚焦于客情关系,不考虑自己创造了什么价值,整个方向就反了,公司会陷入越需要客户越没有客户的恶性循环。
简单总结,就是当企业聚焦于价值创造,做出了客户特别需要的价值,此时就是客户需要我们;相反,如果没有做出客户特别需要的价值,那就是我们需要客户,为了卖出产品或服务,就只得聚焦于维护客情关系。
再进一步,这把尺子是可以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的,写下这句话,边读边感觉有点想笑。这怎么能是追求呢?这是愿望或者梦想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能做到的企业少之甚少;而多数企业应该是中间状态,既要在价值创造上下功夫,尽可能创造出客户特别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又要处理好客情关系;而更多的企业,因为无法为客户创造出特别需要的价值,只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客情关系上。
假如问你,心目中有几个“让客户需要的企业”,你想到的是苹果?华为?特斯拉?小米?戴森?还有吗。有很多企业说起来也还行,但买的时候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尽管是这样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这个尺子来衡量我们的企业,用来提醒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我对这个尺子的基本理解。
如果仅在这个层面,这说明思考得还不够。你们知道的,我想问题都是要用到自己身上的。
我认为,这把尺子用到自己身上,就是“你需要老板(或这份工作),还是老板(或这份工作)需要你”。
你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目前是老板(或这份工作)需要你,还是你需要老板(或这份工作)?如果想老板(或这份工作)需要你,该怎么做?能不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又该怎么办?这一连串的问题是不是问得自己睡不着觉了。
在我看来,做到“老板(这份工作)需要你”并不需要特别出众,主要做好以下三点就基本OK了:
首先,要恪守职业操守,就是大家常说的“忠诚”,但我并不喜欢忠诚这个词,相比我更愿意用信任,就是得让老板信任你的职业操守,信任你的人品,信任你靠谱;
其次是,上进、好学,皮实、抗造。上进、好学,是指要有一定的理想,自己驱动自己;而皮实、抗造,则是还得有一定的抗压性,而不是动不动就脆弱了。
第三,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并不断得精进,不断得提升。
如果能做到这三条,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老板需要的人了。还有一“小”点特别重要,就是不能太“傲气”,无论再牛,都不可以太“傲气”;因为企业是分工合作的,傲气是合作的敌人,而没有人合作,你将一事无成。
最后,总结一下我学到的三把尺子:
1、“为了**,还是为了**”,如:“为了公司,还是为了客户”,“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
2、“方便**,还是为了**”,如:“方便公司,还是为了客户需求”;“方便自己,还是为了孩子成长”。
3、“是我们需要**,还是**需要我们”,如:“是我们需要客户,还是客户需要我们”;“是你需要老板(或这份工作),还是老板(或这份工作)需要你”。
这三把尺子,简单好用。当与客户起了争执,当对孩子不耐烦时,当工作郁闷了,都可以拿出这三把尺子衡量衡量;那时,你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