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泰晤士同发2023年榜单清浙北交

榜单年年发,今年又不同。两个事关中国高校的榜单同时发布。一个是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一个是泰晤士年中国学科评级。虽然说法不同,但都从整体上对中国高校排定了座次。这两个榜单有何不同呢?下面看一看。

一、泰晤士年中国学科评级结果。

为了迎合我国读者的口味,老外做榜单也学精了,采用中国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法。此次评级,涵盖中国设置的8个学科。评价范围是95所中国大陆高校和所全球其他地区的大学。

评估结果是,在评价的8个学科中,其中的79个学科,至少有一所中国高校获得A+。中国大陆95所高校,一共获得个A+,校均A+在5个以上。

在评价的8个学科中,中国大陆高校有21%的评级为A+,而全球其他地区所有大学却只有10%的成绩为A+。

总体而言,中国大陆高校的平均评级为B+,与美国、英国和法国持平,比韩国(B)高一个等级,比日本(B-)高出了两个等级。

如此结果,你将如何评价?校均5个A+以上,21%的A+,平均评级与美英法平起平坐,真的如此,还是投国内某些阅读者之所好?

泰晤士对高校综合评价结果是:清华大学第一,上海交大第二,,浙江大学第三。以后依次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大。

二、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结果。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上榜高校共有所,也就是我国46%的本科高校上榜,涉及面很大。其结果是:

第一,前十名座次稳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9年蝉联全国三甲。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全国前十名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如果梳理一下,估计这7校的座次也很稳定。

第二,“双一流”高校占绝对优势。百强高校中,有90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双一流”新晋选手湘潭大学较2年上升14名,位列全国第92名,大连海事大学上升11名,排在第99名。

进入百强的10所非“双一流”高校是:深圳大学(68名)、浙江工大(70名)、江苏大学(78名)、扬州大学(81名)、南京工大(85名)、杭电(91名)、燕山大学(94名)、福建师大(95名)、广州大学(97名)、浙江师大(名)。实际上,这10所双非在软科榜单中,多数的座次也比较稳定。

三、65所高校同时进入两个榜单前95,位次相差巨大。

本文梳理了一下,同时进入两个榜单前95名的共有65所高校。比较一下各校在两个榜单的位次就知道,相差很大。

位次相差在两个以下的有22所高校。前10名是: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山大学、哈工大。其中前8校同时进入两个榜单的前十。

其他22校,也就是两个榜单前11名至22名的高校是:南开大学、华南理工、湖南大学、电子科大、大连理工、重庆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油大北京、东北师大、南京师大。

位次相差最大的10所高校是:浙江师大(相差49位),南京工大(相差41位),湘潭大学(相差7位),广西大学(相差7位),广州大学(相差6位),地大北京(相差5位),南京农大(相差位),深圳大学(相差位),福州大学(相差1位),西北大学(相差24位)。前95名相差就如此之大,可见榜单靠不靠谱。具体情况详见上图。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发布榜单都是商业行为,即使自己标榜客观公平,实际上却做不到。全球有多少大学,这些机构有多少人员?不可能了解全世界所有高校的真实情况,不过是收集一些数据,编编排排而已,是不能当真的。

高校情况千差万别,类型差异极大,学科数量悬殊,办学目的各有不同,整体上没有可比性,最多在某个具体方面比较一下,然而这两个校榜单都是综合评价。就像人一样,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各色人种,你硬是用一把尺子去量,怎么可能有正确的结果。

#高考择校#

网友们,对于榜单的态度应该是,姑且排之,姑且看之,不可当真。你们说呢?欢迎欢迎留言讨论,供阅读此文者欣赏。谢谢阅读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