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重新缴费看上了有线电视。被央视的《记住乡愁》栏目深深吸引了,今天要讲述的是老字号“瑞蚨祥”的那把“良心尺”的故事。
我是个郭德纲的相声迷,号称“老和部队”队员。郭德纲有个介绍搭档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的段子,用“头顶盛锡福,脚踩内联昇,身穿瑞蚨祥”来形容王老爷子的豪气。意思是说头戴盛锡福的帽子,脚蹬内联升的鞋,身穿瑞蚨祥的绸缎,这样的一身穿着,在当时就是体面的象征,由此可见“瑞蚨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最早的山东济南瑞蚨祥的创建要追溯到年,创始人是孟子的后裔,叫孟传珊,字鸿升,家住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他从贩卖土布开始,字号为万蚨祥。后期瑞蚨祥的连锁店开到了上海、青岛、天津大城市,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品种不断增多,增添了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
周村古城位于山东淄博的周村城区内,这里有着“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在周村老街上,有一座“孟洛川旗袍店”,店铺不大,却装饰得极具中国韵味,这家店的主人就是把瑞蚨祥发扬光大的孟洛川第五代长孙孟庆钢。每当说起祖辈的创业经历,他总是感慨万千。他亲口讲述的瑞蚨祥良心尺的故事,引人入胜。
年,刚满18岁的孟洛川开始主理瑞蚨祥商号,主营绸缎和布匹及成衣制作。一日,店里来了几位盲人顾客,孟洛川赶忙上前招呼。盲人顾客诉苦说,因为是盲人,看不到尺寸,到其他家去买布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缺尺短寸的情况。所以做完的衣服很紧,穿起来很不舒服。孟洛川听到这番话后,感慨良多,就想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思考,他决定从尺子上做文章。
瑞蚨祥的尺子比标准的尺子多出一寸,也被老百姓成为“良心尺”,尺子上十个“寸”的刻度上刻有十个字:两端分别是“天”和“地”,中间依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店员们每天上柜前,掌柜总要做训诫:“上了柜,你手里的尺子就刻着天刻着地,刻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地良心、八伦八德融于一尺,你手里拿的是天地良心。”有人评价,瑞蚨祥的这种做法看上去是亏了,每一尺亏了一寸的布,实际上是每一尺布赚了一寸的良心。
靠着一把良心尺,瑞蚨祥赢得了好口碑,从此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顺,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办了连锁店,瑞蚨祥也成了商道典范,在中国工商业发展史上写上了灿烂的一笔。
孟洛川第五代长孙孟庆钢说,吃亏是福,“施”比“受”更为有福,今天你可能多给人一尺布了,你的口碑传出去了,所以我们瑞蚨祥卖的是口碑。我觉得这是大智慧,这叫有舍才有得。孟洛川晚年的时候,人们向他请教成功的奥秘,他感慨地留下了十六个字,“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大商无算,至诚至上”。
直到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启迪着后人,山东的商人自古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儒家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重义轻利,当义和利能够兼得的时候,则取之。如果义和利不能兼得,甚至相互矛盾的时候,那肯定是舍利取义。所以,“义”实际上是儒商文化的灵魂,在“义”之下,像诚信、守道,就成为一般性的商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