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多年前的长安
人们用啥丈量万物?
当时也有尺子吗?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鎏金花鸟纹铜尺
是尺子却没数字刻度?
唐代尺子自带Bling特效
眼前这件文物
正是来自大唐的铜尺
△鎏金花鸟纹铜尺西安博物院藏和现在常见的学生文具用尺相比
千年前的铜尺有哪些不同呢?
(“找不同”比赛现在开始↓)
①长度略长
这把唐代的尺子长32cm
且长度不是我们常用的整五、整十数
②没有明确的数字刻度
铜尺的正反两面
仅刻有花纹和竖线
其中一半为雕刻细腻的折枝串花
另一半被均匀分成五份
一组盛开的花花、展翅的飞鸟
充当起了长度标识
每格里的一朵花+一只飞鸟≈3cm
虽然只是小小一把尺子
唐代人也打造得流光溢彩、华美非常
这件铜尺通体鎏金
自带BlingBling特效?
远远看去
仿佛一组清新的夏日拼贴画
???????????????
用起来仪式感拉满
尺子也能当礼物?
唐代高定尺的“斜杠生涯”
在唐代,除了实用的测量功能外
工艺精美的“高定尺”
还被列入了仲春二月(农历二月)的
宫廷礼物清单
△鎏金铜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个月在古人看来恰是日夜平分的月份
寓意着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古人也会选择在二月校正度量衡器具
认为这样可使器具更加准确
皇帝在此时把尺子赐予臣子
也是为了劝诫和勉励
“爱卿啊,今天我送这把尺子给你,希望你行事无论大小,皆有法度,像尺子一样公平公正。”
那么,能当礼物送的唐尺有多美呢?
花卉、蔓草、飞鸟、流云
都是常见的高定款花纹
唐代工匠把目之所及的浪漫一瞬
统统定格在方寸之间
△鎏金錾花铜尺白居易就曾收到一把精致的红牙银镂尺
并写下了《中和节谢恩赐尺状》
今日奉宣,赐臣等红牙银寸尺各一者……下明忖度之心,上表裁成之德。
手→骨尺→卡尺
古人的丈量进阶史
在尺子出现前
古人如何丈量万物呢?
起初,先民用自己的身体充当尺子
来测量所见到的万事万物
“布手知尺”“迈步定亩”的说法
由此而来
直至商代
出现了骨头制成的尺子
随着尺子这一度器的推广应用
竹、木、铜、玉各类材质都用来造尺
△战国铜尺南京博物院藏△汉骨尺南京博物院藏△汉彩绘玉尺灵台县博物馆藏尺子的样式愈加丰富
在一般的直尺以外
汉代还打造出了
古代版的“游标卡尺”
△东汉铜卡尺用于测量圆柱体、球体或不规则的物体
尺子的每一次“版本升级”
背后都是古人对“精准”的追求
和智慧的凝结
一朵花、一只鸟
尺子上的小小天地
让我们看到了
唐代人独具匠心的审美
和流传千年的浪漫巧思
监制丨唐怡制片人丨毕磊文案丨翟子昊视觉丨林琦技术丨蔡子旭审校丨左中明统筹丨刘莹帅钟琴特别鸣谢丨西安博物院总台陕西总站中国文物报社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