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你要说今年车展哪个展台围的人最多,其中之一那必然有Mega。
上午9点的发布会,理想展台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我的摄像都没能挤进来,可见这辆车有多火。
这可是广州车展啊,人广汽的主场,隔壁广丰都馋哭了。
前有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区总裁在理想展区转半小时,后有皮尺仙人私密马赛对着MEGA的白车身左量右量。
刚开卖一小时四十二分钟,订单量就突破一万辆。
要知道这可是个接近60万定价的车。虽然定金可退,也可能有媒体老师助力,但这冲单速度速度着实吓人。
幸好我早在半个多月前就近距离的体验了一把。除了没把它开起来,空间大小、座椅舒适性和“冰箱彩电大沙发”,该体验的也都体验到了。
闲言少叙,咱先说外观。
用MEGA设计师ben的话来说,好的设计就只需要三笔,所以MEGA也是来自于三根线条的雏形。
虽然网友们对这车长相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哪怕是拿个细节出来,辨识度都很高。
不说好不好看,起码是把舆论拿捏了。
当然,理想也不是以设计见长的车企。作为只打家庭细分市场的车企,评价这台车的时候,得先看看够不够家用。
之前理想的朋友告诉我,之所以做MEGA,就是因为哪怕是L9,在他们看来,也依然不够大。
你可能会觉的理想经过一轮轮什么市场调研,用户分析啥的,才决定要造MPV,但有趣的是,做MPV这事是李想本人临时起意提的。
而且事情很简单:某次李想开着一辆奔驰MPV带着一家人从阿那亚度假回来以后,就直接表示,我们需要造一台MPV,因为奔驰MPV开着坐着都不行。
好家伙,谁让人家是老板呢?
而一台家用的MPV,空间肯定是重中之重,但理想用来起家的增程车,增程器太占地方了。
他们算来算去,不管怎么摆,空间最多就比L9多了一点点,那不如回过头去卖L9。
所以他们决定还是得造纯电的。增程器拿走,做现有MPV最大的空间,这样才有“爆款”潜力。
于是就诞生了这台,车长mm,宽mm,高mm的全世界最大的MPV——MEGA。
车内有效空间长度,也就是从脚踏板到尾门板的长度,MEGA为mm,目前应该是同类车型里最长的。
放到车内空间里看,体验就很明显了。
就说腿部尺寸空间,MEGA的二三排座椅空间,二排空间超过宝马7系,三排空间超过宝马5系。
在此基础上,后备箱依然可以塞下4个28寸行李箱和2个20寸行李箱。
而且MEGA的三排支持两次折叠,就像叠被子一样,三排座椅向前翻折一次以后,可以再次向前折,足够容纳两个成人山地自行车与一个儿童山地自行车。
而能偷出这些空间,其实也是有些牺牲在里面的。
比如,它把转向系放在双叉臂之前,这样就节省出空间。但是与之相对的,操控性可能就会有所下降。
说白了,相比之下理想的车头更短,所以空间更大。但这也导致前方碰撞溃缩区的减小,就得花更多钱去做结构安全。
只能说有舍有得。
本来MPV重心就高,并且还需要简化结构去做大空间,安全性自然不如一般的车。之前埃尔法碰撞后车门打不开的事故,想必大家也都有所耳闻。
所以我们猜这回理想用的材料,可能比较狠。
根据他们的说法,MEGA的车身扭转刚度高达四万四,是目前MPV行业的第一。
这个数据,代表着车身受到外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数字越大,发生碰撞时越不容易变形。
并且根据理想官方的信息,MEGA在版中保研碰撞测试中,正面双侧25%小偏置碰撞的成绩均为G(优秀)。其次理想还给MEGA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侧面有个长3.2米的侧气帘,能覆盖全部三排。
不过就目前来看,用于衡量安全性的A柱的屈服强度,理想还没有放出更多信息。你就看隔壁极氪吧,A柱能割开板车尾部的钢板,就因为它的双A柱均采用了屈服强度高达Mpa的热成型钢。
大伙可能对这数字没概念。
这么说吧,航空母舰甲板的屈服强度一般是Mpa,而核潜艇外部材料的屈服强度是Mpa。
所以也很期待理想后续公布MEGA的相关数据,以及正式量产交付后,量产车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结果。
毕竟都是家庭用车,谁都不能在安全性上有丝毫懈怠。
而为了空间选择纯电之后,作为一台很可能会常跑长途的车,MEGA还需要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
在拉高快充速度、建更多的充电站以及换电里。
理想选择了一个成本最低的方式:超级快充。V高压平台,再加个12min充km的5C电池。
但这块电池是很难造的,根据理想的说法,他们花了一年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最后他们找了宁德时代做共同开发,才搞了一块5C倍率、电流大于安培、功率大于千瓦的超快充电池。
实际上要搞一块这样的电池,挺麻烦的。
充得快本来就不是个简单的事,而且充得越快,电池越烫。所以为了安全,就必须把充电功率控制住。一来一回,速度又回去了。
想解决这个问题,得做两个事,其一,让电池能充得快点。
在这方面,他们选择电池负极石墨颗粒的大小不断缩小,就好比是把调料颗粒磨得更碎。
再把电芯隔膜的孔隙率增加,就像是在调料盖上戳更多的眼,能让调料更快洒出来。
这一通操作下,离子脱嵌的速度变快了,快充速度(你撒调料的速度)也就跟上了。
其二,就是降温。众所周知,电流通过电阻之后会产生热量,而电阻越小,产生的这个热量就越低。
所以他们先把电芯内阻从0.5毫欧做到了0.3毫欧,解决了自发热问题。
除此之外,在电池包本身,他们也是下了功夫。
举个例子,以前的方形铝壳电池会在整个电池板下方铺一层水冷板和隔热垫,电池想散热就只能靠下面那一面。
而宁德时代这回掏出来的麒麟电池,则是把水冷板和隔热垫,塞到了电芯之间的的夹板里。并且做了个分流阀,让冷却液能在里头循环起来,保证每块电芯散热均匀。
说白了,就是电池四面八方都有散热板,比以前那种一面散热强多了。
最后,再折腾外部散热。
这里他们做了个很有意思的操作:让车子的空调直接对着电池吹。
然后,他们在车的前面设计了一块格栅(图中红色圈起部分),在充电的时候,格栅就会打开,让这些热风从口子里散出来。
散热问题一搞定,那这12分钟充公里的MEGA拼图,算是拼完了。以后服务区你上个厕所的功夫,车子直接续上两三百公里续航,这不跟加油差不多?
至于超充桩的事,我觉得理想铺的应该不会太慢。
脖子哥上周出差路过嘉兴服务区,已经看见那的理想充电站里有了盖着布的5C超充桩了。
至于啥时候能让全国用户都体验到,就得看理想肯下多大的本了。他们自己说了,到要做到超充站,希望他们说到做到。
到现在,大家应该能知道这车为啥火了。
虽然长得像高铁吧,但理想为了打造一台他们认为的家庭用车,也确实是下了不少血本,并且有些技术创新,放到业界内也确实厉害。
但不得不说,广州车展隔壁的小鹏X9定价38.8万起,而MEGA直接是去到了50万往上。
可能这就是技术进步的代价吧。
那么就这样一台车,你觉得会不会像L系列一样卖爆?
脖子哥说说自己的看法:即便它一个多小时就大定一万,但也基本不可能像L7那样直接月销4万。
目前MPV的市场,刚刚开始,也很难预料。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年1-9月MPV国内市场的MPV数据,零售同比增长18%,其中MPV市场的B级以上车型增长40%,而A级下降10%,A0级下降27%。
从这个数据里能很直白地看出来,今年这些“用来拉人而不是拉货”的中高端MPV卖得火热。
魏牌高山,腾势D9,极氪,岚图梦想家、小鹏X9等等全在抢MPV市场,30万起各种配置五花八门,定价也五花八门。
而作为50-60万价位的MEGA,定价其实比友商们高了不少。而整车的竞争力,目前也不知道能不能让消费者们觉得,值这十几二十万的差价。
就当下而言,它想像L7那样在细分市场杀出重围还挺难的。
但无论MEGA最后不会卖爆,都给理想做纯电这个事,积攒了更多的技术实力。未来5C超充电池的下放,会不会用在理想以后的纯电轿车或SUV?
这个意义,可能远比MEGA大卖来的更加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