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看看,都有哪些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测试卷,难不难?我们现在一起看一看。
第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米和厘米。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的过程中要做到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另一端对准尺子的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但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有些题目就不对准零刻度,如第一大题,第二小题第二问,像这样的题目,对孩子们来说最有一定难度,这里我们可以把不对准的零刻度转变成零,然后用数数的方式读出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减法来求物体的长度,就是末尾读数减少首部读数。如第一大题,第二小题,第二个空,末尾读数是八厘米,首部读数是两厘米,我们就可以用8-2=6厘米。
判断题第五小题,标题是错的,方桌的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都可以是线段,但是圆桌的边就不能看成线段,因为线段是直的,而圆桌的边是曲的,我们不能把圆桌的边用绳子来量,以后再拉长,就认为这是线段,这是测量圆桌的方法,而不是说圆桌的去边是线段。
第五大题画线段,这是几何里面很基础的一个内容,但是有些孩子在画线段的时候没有规范画图,像画一条根所给线段一样,长的线段,首先我们就应该测量出所给线段的长度,然后在作答区先点一个点,由这个点延伸出与上面线段相等的距离,点上另外一个点,然后用尺子把两个点连在一起,并标上它的长度,这才是规范的画图的步骤。
第一次接触规范作图,有些孩子画的线段不连贯,有些孩子压的尺子不稳定,有些孩子转动那个笔,使所画的线段粗细不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在作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家长尽早进行干预和指导。
解决问题,第三小题有些小难,这道题呢,考察的就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用竹竿测量水深插进去的部分是水的深度,所以整条竹竿插进去,然后减去露出来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水的深度,所以这道题就是一米减去30厘米,等于70厘米,这里还有一个小坑,需要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单位不一样,运算的时候记得把它们换成同单位。
整张卷子里面最难的就是附加题,首先题目告诉我们的是桌子量了三次,每次都是20厘米,课桌还多五厘米,这里的课桌还多五厘米,是孩子们理解的难点,有必要我们可以画图,让孩子们从土里面找出题目的数量关系,这个时候再让他们列式,也就是20+20+20+5=65厘米。
一年级的时候,虽然孩子们也学过,连加连减,但是像这样连加四个数的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数表示什么,为什么要把他们加在一起?
好了,整张卷子不是很难,但是他是学习几何的重要起始课之一,特别是规范作图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