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这段时间,研究教室建构区的环境,让项目组的老师们用区域平面图的方式结合照片和案例表达环境设置的情况。为了让区域平面图画得更合理,我准备采用电子绘制与手工绘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项目组老师沟通后,我请他们先画一个草图,用尺子测量并标注教室各个部分的大致尺寸,我再根据他们的草图在电脑上用PPT画出对应的简图来。早晨,有点零星的时间,我就打开PPT,想先画一个大概的图,过会儿根据老师们的图再进行一些微调。因为以前也曾经用PPT画过教室里的平面图,所以我很快就将教室、卧室、办公室和卫生间用大小不等的长方形进行了定位。正在这时,中班S老师把他们测量的示意图送给我。一边看着上面的数字,我一边调整各个长方形的长宽比例。忽然,我发现,自己以前画的图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比例不对。以前在画图时,我总是把教室画成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今天S老师画的草图也是这样。而在比对尺寸时,我发现,我们教室的轮廓居然是正方形的!不放心,走到相邻的班级去仔细看——的确是这样。为什么我以往画的图都是长方形的呢?原来,从站在一体机的角度看,我们会将身体前面一大块空间看作是教室的主要空间,而这个角度,就是我们教师经常看幼儿活动的角度。而教室北侧的游戏空间,在分隔之后,也往往呈现出东西长、南北窄的样子,我们常常看到它们的局部,便在心里形成了固化的印象:教室是长方形的。这样的经验模式,让我们每次画教室平面图的时候,总是把它画成长方形,然后再在里面进行分割。所以,每次画到最后,都有些地方感觉不对劲,却说不上来。今天,用尺子测量了南北、东西几个墙面的长度,根据数字再来比对所画的图,才惊觉我们以往的经验都是有误的。看来,数字能够修正我们的直观经验,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室内图画完之后,我又接着画走廊。以往,我都是直接用一个窄窄的长方形贴在走廊的位置。今天有了前面的感知修正过程,我不再简单地画图,而是用比例的方法计算:根据走廊的宽度,它在图上应该占多大呢?计算后,我把原来的图进行了多次调整,才调整到符合比例的尺寸,这又让我惊讶了!原来,在我印象中,我们的走廊又窄又长,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我发现,走廊的宽度比我想象的要宽得多,比教室里一个区域的宽度要大。为什么会有“走廊很窄”的印象呢?我想了又想,可能跟两个方面有关:首先,走廊里我们的材料都是靠着一边放的,三个教室的走廊连在一起,一眼看过去,就会有又窄又长的印象;其次,因为经过走廊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匆匆而过,直接穿行,这让我们忽略了很多空下来的空间。而教室里的空间,因为我们会在多个角度去审视它、在各个区域间迂回走动,它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块面式的了。经验模式,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不靠谱”。我想,以后我们还是要多多使用数字,用数字来校验我们的观察和体悟,让我们的思维、表达都更加科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