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9134
角的度量一课,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测量前都需要统一一个度量单位?
在角的度量一课中,我们想在开课的时候总结一下,一般要度量某一事物的物理属性,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统一度量单位,那这节课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测量前都需要统一一个度量单位?
原来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知道度量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把度字改成这样“角的测量”,你们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了吗?(角的测量)。对,角的度量就是角的测量。在以前的学习中,你们都经历过哪些测量活动?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还有吗?(测量物体的面积)
出示用尺子测量6厘米的铅笔,这是几厘米?(6厘米)这是几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出示1厘米,1平方厘米。知道吗?不管是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是测量物体的面积,都要统一度量单位。这是6厘米,是因为有6个一厘米,这是8平方厘米是一位这有8个一平方厘米。
那大家想一想,测量角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度量单位呢?(PPT)请从课本40页上找到答案。
这样设计能达到目的了吗?从课堂的实践来看,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是学生学习新授课时需要统一度量单位印象不深刻;另一个是时间长了孩子们已经遗忘了学习过程,只剩下学习测量的时候会用尺子测量,学习面积的时候只会求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而已,对于统一度量单位已经是忘记的差不读了。
因此唤起原有的认识很重要,总结认识度量前都要统一度量的单位显得尤为重要,那到底怎么做?为什么上面的操作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一个是学生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我们设计的问题有问题,设计的活动也有问题。
首先看活动:出示用尺子测量6厘米的铅笔,这是几厘米?(6厘米)这是几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
这两个观察活动,只能得出一个观察的结果,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唤起学生意识到测量前要统一度量单位意识吗?应该是没有的。
其次是我们问题:出示1厘米,1平方厘米。知道吗?不管是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是测量物体的面积,都要统一度量单位。
前面是一个测量观察,后面一个问题加小结,两者之间关联系不是很强,最后就是以介绍为主,能省时间,但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不能因此学生思考。
有了上面的思考,我想这个环节这样改,不知道可不可行?
师:老师把度字改成这样“角的测量”,你们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了吗?(角的测量)。对,角的度量就是角的测量。在以前的学习中,你们都经历过哪些测量活动?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还有吗?(测量物体的面积)
看个小视频(测量长度,古人用柞,发现柞不一样,最后他们统一了长度度量;测量面积,我们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但是正方形能够密铺,所以我们统一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2到3分钟),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做单位)对,不管是什么测量,都应该统一度量单位,大家想一想,测量角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度量单位呢?
不知道这样借助视频是否能够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原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