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学习中,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的企业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还好,所以最近从外面请来一位运营总监,他是供应链方面的专家,做事情干净利落,对供应商尤其简单粗暴。他说,供应商就是用来压榨的,买的没有卖的精,对他们不能太厚道。我很欣赏他的专业能力,但是,我该如何用这种有干劲的干部呢?
针对这个问题,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老师作出了如下回应。
老师回应: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先做一些铺垫。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见到一些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往往处于第一阵营,在社会上也有比较好的口碑。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会与上下游产业链的上百家企业协同。而这上百家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经营者一般是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人。在这些小企业之中,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员工,他们在上下班高峰期赶地铁、骑单车,为家人的富足生活而奋斗着。这段话当中出现了三个群体:大型企业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领导者,小型企业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经营者,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普通员工。我们可以设想用两把尺子,来衡量以上群体:一把尺子衡量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10-分;一把尺子衡量一个人的才华,也是10-分。比如,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企业家大体上格局和境界在80分,才华也在80分,所以能成就一家相当优秀的企业。对于一家中型企业的董事长而言,假如他的格局和境界是70分,才华是60分,那么他的长期合作伙伴的格局和境界最好是在50-70分之间,才华也在50-70分区间,这样就比较稳定。有了以上的铺垫,现在我们来回答这位企业家同仁的问题。你的企业规模有限,所以,这也反映了你的格局和境界、才华可能还不是很高。比如说,你的格局和境界是50分、才华也是50分,现在我们再假定你的这位运营总监,他的格局和境界是30分,但才华有60分。所以,他工作有干劲、有办法,但是做人比较苛刻,做事也不够圆融。理论上,这种格局和境界30分、才华60分的人,叫才大德小,任用他的话,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毕竟找到会干活儿的人也不容易,因此你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第一,你要在心上包容他的格局和境界不高。第二,你要在工作当中弥补他因格局和境界不高所做出的一些决策偏差。这是作为董事长需要付出的成本,但难道只能被动地付出这些成本吗?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当然有,首先,我们就需要去研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他的格局和境界、才华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距?你的这位运营总监,按照我们刚刚的分析,他的格局和境界30分、才华60分,这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他小的时候受到过伤害,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人对于外部环境十分敏锐,因而会比较具备攻击性,特别是他掌握了供应链运营方面的资源和权力的时候,他就会运用他手中的权力打击、甚至是攻击供应商。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强大,甚至自己和他人都认为是霸气,但其实他们内心是比较脆弱的,所以故意表现出气势凌人的样子。掩饰得久了,有时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内心的脆弱,反而会自认为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一般而言,他是看不见自己格局和境界的层面比较低的,所以,他在企业当中总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于这样的人,假定他想辞职创业,你一定要拦住他,因为30分的格局和境界、60分的才华,不足以支持他独立承担一项事业。创业的失败者,大多数都是他这样的人。但是,现在我们公司就有这样的一位伙伴,该如何面对呢?你一定要悉心呵护他,一定要悉心呵护他啊!不要激怒他,一般这样的人内心都比较脆弱,你激怒他的话,他可能会攻击你。所以,作为领导者,你要包容他、弥补他、帮助他,并且准备好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你这样做了,说明你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但是距离真正优秀的管理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真正优秀的企业家是不断地提升自己,同时帮助同事提升他的格局和境界。因而,你要通过学习,将自己的格局和境界、才华都提升到60分,这时,你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至少会有10倍以上的增长。同时,你不能只顾自己的成长,你要努力帮助这位伙伴的格局和境界从30分提升到50分。如此,他的格局和境界就有50分,才华60分。对于一家小型企业而言,他已经有资格担当你公司的总裁了。这个时候,如果他离开企业去创业,那他极有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的。所以,帮到你的伙伴成长,是你对于企业一笔重大的投资。有了格局和境界、才华这两把尺子,你基本上就能看清你的整个高管团队。作为中小企业家,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原本就不多,若能遇到少数几位这样的人,那都是十分值得珍惜的。多数情况下,你团队当中的伙伴要么有这样的缺点,要么有那样的不足。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是带领这些人在风雨中兼程,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高管团队的领导力是必须要提升的,借助老子《道德经》中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教诲,你可以这样帮到你的这位伙伴,就是即便他有对付供应商的小技巧、聪明办法,也不要用,你要帮助他逐渐地厚重起来,这样的人内心脆弱一般会比较爱面子,所以,你要让他明白,他厚道待人、宽容体谅伙伴的时候,口碑最好。在合适的时候,你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评分结果,而且要让他知道,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就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或许他因此会升起学习中华文化的渴望,那你从他开始,直至整个团队,共同学习,上下同心,顺应民意,对你的企业这就是大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来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审核\冷观天下
编辑\一方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