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张先生在外卖平台上点了一个9英寸披萨,送到后后张先生觉得这个披萨明显比9英寸小不少更像是6英寸的,于是特地找来尺子量了一下,结果确实小了。张先生找店家理论,而店家却说是他的尺子有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张先生曾经在国外读书,留学期间经常吃披萨,因此他对披萨的尺寸非常熟悉。拿到披萨后张先生明显觉得披萨的尺寸不对劲,拿量衣服的软尺量了之后果然印证了他的想法。9英寸相当于22.86厘米,而这个披萨只有18厘米多。
起初,张先生认为可能是店家送错了尺寸,于是拍下量披萨的照片发给店家,心想着只要换一下就可以了。然而,店家却说披萨的尺寸正常,只不过是烤缩水了。张先生觉得很无语,虽然披萨的确存在烤缩水的情况,但缩水将近5厘米是根本不可能的。
张先生反驳了店家的说法,但店家此时又说张先生所用的软尺是用来量衣服的,拿来量披萨尺寸肯定不对,同时,店家建议他可以用直尺或是卷尺来验证一下。为了证明软尺没问题,张先生买来卷尺对比刻度,意料之中,两把尺子的刻度是一致的。
后来,虽然商家给张先生退了款,但仍不承认披萨的尺寸有问题。此时,张先生也想较较真,于是找来了媒体,想在记者的见证下辨别清楚到底谁对谁错。
记者用自己的账号在张先生点披萨的这家店点了一个同款的9英寸披萨,又在另一家店点了一个9英寸披萨,两个披萨送到后张先生用软尺量了一下,直径基本一致,都是21厘米左右。尺子还是那副软尺,为什么这次量的尺寸又正常了呢?
为了寻找真相,记者陪同张先生来到这家披萨店,一进店门就看见披萨盒凌乱地丢在地上。记者说明来意后,店员仍然表示用量衣服的尺子量披萨尺寸肯定是不对的,接着就从抽屉里拿出来卷尺。然而,打脸来得太快,经过对比,张先生的软尺和店里卷尺的刻度一致。
此时,店员又称他们是加盟店,有统一的烤披萨模具,店里有7、9、12三种尺寸的披萨,他们在制作披萨时会把面饼填满模具,因此不可能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店员的言下之意是模具是公司统一配给的,他们也只是按照模具大小来做披萨,如果尺寸有问题,只能怪公司。
张先生又拿软尺量了一下9英寸的模具,大小是24厘米左右。模具的大小没问题,那为什么送到手上的披萨会小那么多呢?
此时,店长从外面赶回来表示要先看一下张先生的软尺,在确定软尺没问题后,店长表示烤制披萨时会存在缩水的情况,但最多也只会缩1至2厘米。因此,他怀疑是店员错拿了7英寸的披萨。
张先生表示,起初他也认为是店员弄错了,但店员信誓旦旦地表示尺寸没问题,而是他尺子的问题,店员的态度让他大为恼火。因此,张先生认为要按照食品安全法退一赔三,不满一千按一千元算来赔偿他的损失。
但店长却觉得张先生遇到的情况和食品安全无关,因此拒绝了他赔偿要求。至于店里的卫生情况,店长解释是因为刚搬来,还没收拾好。最后,张先生决定把情况反映给市场监管部门。
其实,这件事很明显是店家不占理,22.86厘米和18厘米足足相差了将近5厘米,经常点披萨的朋友肯定第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店家不仅不承认尺寸有问题,还把责任推给顾客,恐怕下次没人再愿意去光顾了。
此外,张先生第一次点的时候披萨尺寸小了,而记者点的时候尺寸又没问题,店家是故意“缺斤少两”还是无意间拿错了尺寸,问题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如果尺寸不对是店家有意为之,那么就是店家在欺骗消费者,张先生可以按照以上规定向店家要求3倍赔偿。
当然,也有人觉得一个披萨才几十块钱,和店家较真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真的需要敢于较真的人,如果人人都懒于争辩,那么商家的不良行为只会越来越猖狂。在关系到个人利益方面,的确需要有较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