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发布提醒幼小衔接的孩子,这20条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rq/283782.html

六一儿童节过去,暑假即将到来,对幼儿园大班孩子来说,进入一年级,成为小学生,还远吗?

面对即将升入小学,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面临一次成长的蜕变。

而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有些家长没有头绪,比较焦虑:孩子幼小衔接应该怎么做?做哪些准备才好?

——莫慌,家长莫慌!这里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来为你支招!

●我们梳理了孩子在一年级应该具备的能力,为家长整理出20条幼小衔接入学准备。

作为家长,一定要陪孩子一起完成这20条入学准备,以便孩子在不久的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1条:要让孩子满龄上学。

尽量不要让孩子提前上学。

小龄生在同年级孩子当中不仅气质显幼稚,思维的发展水平,与同级孩子也可能存有差距。

当小龄生在学习上感觉吃力时,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甚至导致消极厌学情绪。

第2条:孩子能和家长一起,或者独自安静地看完一本绘本书。

这是孩子专注力的体现。

专注力不足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抗干扰能力差、爱走神。

有些孩子进入小学后,每次做题或是考试,总会存在读题慢、看错行、明明会做却计算错等行为,家长每次都批评:“你怎么这么马虎呢?”

其实,这些就是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外在表现。

孩子的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而且是越早训练越好。具体训练方法点击链接文章中有↓

多动症?NO!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这么做就对了!

第3条:能区分生活中不同的物体。

这个物体,它是球体、长方体还是立方体?

这个图形,它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不要小瞧这一项入学准备哦,它可是一年级必会知识。

第4条:能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孩子认字不多,也不太会写字,更不要说按笔顺写字了。

尤其有一些孩子的名字,字形复杂,笔画多,那么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先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名字。等进入一年级,学会写字及笔顺后,再来书写标准。

第5条: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食指和拇指捏住笔,然后其他手指轻轻地放到下面,让笔躺在虎口上,这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

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手腕要平直,写字勾腕的错误姿势一旦形成,很难改正,甚至会伴随终生。

老师推荐的这款五指定位握笔器,适合初学写字的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

五指握笔器幼儿园小学生学写字神器抓笔姿势矫正器淘宝¥18.9¥37.8购买

第6条:数数至少能数到20。

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计算,只学20以内加减法,所以数数至少要能数到20。

百数表挂图,大部分孩子家里都贴的有。有心的家长可以挖掘一下它的功能,可并不仅限于让孩子认数字和数数到。

●老师建议:

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练习两个两个地数数、五个五个地数数、十个十个地数数。

例:

两个两个地数:1、3、5、7、9……或2、4、6、8、10……

五个五个地数:5、10、15、20……

十个十个地数:10、20、30、40……

这个不强求幼小衔接的孩子一定要会,可当作数数能力的拓展训练。

●很多孩子数数,能数到一百,但并不理解加减法的意思。

这个不是家长简单地写一个算式,然后告诉孩子说这是加法,这是减法,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学习、理解。

比如吃饭时,你给孩子两个鸡腿,他吃掉一个后,你问:

“宝贝,你原来有两个鸡腿,吃掉一个就是减少了一个,2-1,那现在还剩下几个鸡腿呀?哦,还剩一个,这就是2-1=1。”

如果孩子吃完两个鸡腿,你把自己的那个又给了他,这个时候就问孩子:

“你原来有2个鸡腿,妈妈又给你1个,你一共吃了几个鸡腿?嗯,对,那就是2+1=3,3个鸡腿。”

像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

●特别提示:

家长为孩子口述问题时,一定要使用数学专用语(上文中红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孩子数学学得轻松,事半功倍,一个好的学具盒不可或缺。↓

幼小衔接数学必备学具盒百数表计数棒七巧板立体几何图形教具钱币钟表钉子板套装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68购买

第7条:知道自己的生日,会认日历。

有的孩子能记住自己的生日,但有的孩子呢,只知道开开心心地过生日,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

家长可以在他生日的时候,告诉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陪孩子一起看日历,不仅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生日,也让孩子学习认识日历。

善于引导孩子学习的家长,更可以通过日历上的数字,让孩子练习30以内的按顺序数数、分单双数数数、简单的加减计算。

以内数字的练习

第8条: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

一年级开学后的前两周,发生最多的事情就是放学时孩子找不到家长、家长找不到孩子。

还有孩子会自己步行回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路上车太多,尽量由专人接送上下学。

家长要锻炼孩子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怎么做呢?

平时和孩子一起散步时,让孩子走在前面,由他带路,慢慢地,他就知道了怎样找到自己的家。

第9条:会从头顶扔球、投篮。

踢足球、打篮球,这些都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的运动。

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提升其认知能力,促进孩子智力、情绪、语言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经常打篮球的孩子,个子也长得快。

体育在中考中占有不小的分值,重视体育,从现在做起。

第10条:会骑自行车。

孩子经常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腿部肌肉、手部及胳膊的力量,方向感、反应灵敏度也会更强。

学骑自行车不怕摔跤、熟练掌握骑行技巧的孩子,更具勇敢自信的品格。

第11条: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分左右不仅是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内容,同时也和语文密切相关。

比如老师提问:这个字左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什么部首?

孩子只有分清左右才能够适应一年级的学习。

至于分不清左右的孩子,平时要在生活中多进行训练。

最常用的区分方法就是我们捏笔、拿筷子用的都是右手。(此处忽略左利手孩子)

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锻炼孩子的认识能力,可随时提问孩子。

比如:“宝贝,你看妈妈拿东西的是哪一个手啊?”

第12条:能独立完成上厕所的全部过程。

九月份开学后,很快就要穿厚衣服了。

尤其是进入冬天后,孩子穿的衣服比较厚,对有些孩子来说,上厕所就变成有难度的事了。

如果孩子现在尚不能独立完成上厕所,一定要开始训练了。

让孩子不管是大便也好,小便也好,都要独立完成。

特别提醒隔代带孩子的家长,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这样孩子很难适应上一年级。

每年的一年级新生中,总会有能憋一整天大小便的孩子,也总会有个别没憋住,拉在裤子里的孩子,当然还有大便后不会擦PP的孩子……

第13条:在有需要的时候,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诉求。

当孩子不舒服、想上厕所或是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也是很重要的。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课间休息只顾着玩儿,等到上课时又想上厕所,又不敢说,结果就尿在了裤子里。

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第14条: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向他人求助。

当孩子在校感到不舒服或者是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特别提示:

家长要向孩子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遇上校园欺凌事件时该如何处理。

第15条:对文字感兴趣,喜欢探索追问。

这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怎么培养呢?

我们主要是通过平时多陪孩子看带字的东西。

比如在看电视、看广告时,有一些他感兴趣的字,可以说:“哎,这是个什么字呀?”让孩子日积月累地增加识字量。

大语文时代,识字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上明显轻松和优秀一些。

另外,当孩子遇到问题,鼓励他多方位去探索、解决这个问题。

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不要嫌烦,“我说你怎么老问为什么呀?”

怎么做到耐下心来陪孩子一起探索呢?

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可以这样说:

“呀,宝贝,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吧,你能给我提供什么好办法吗?”

孩子这个时候就会想:

“哦,我可以通过查爸爸妈妈的手机来了解。我还还可以去问问爷爷奶奶呀!”

这样培养孩子对问题的探索意识,那么进入一年级后,他对学习就会比较感兴趣。

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全10册科普绘本正版授权个中小学知识点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99.5购买

这套知乎版科普绘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套十册,内容与时俱进,不落俗套,非常适合这个时代的孩子阅读。

书是好书,家长点击上面链接查看详情,本文在此不赘述。

第16条:能够记住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有的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或是有事耽搁了,不是每天都能够准时接孩子放学,一个电话可以安抚孩子不安的情绪。

或者孩子在校时哪里不舒服,需要联系爸爸妈妈的时候,紧急情况下孩子能够说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会给孩子很多的安全感。

第17条:能够自己整理书包、书桌。

上小学后,放学时要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整理课桌,那我们现在怎么样教孩子学会整理呢?

一开始,家长先教孩子什么东西归为一类、放在什么地方、怎样放。

当他经常看到爸爸妈妈这样整理,潜移默化,他就能学会怎样整理了。

在家里,家长要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多动手,让他自己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小书桌,自己整理自己上幼儿园的小书包。

今天我要学什么东西,我要带什么东西,都让他自己收拾整理。

慢慢地,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上一年级后,就不用担心他的书包里总是乱乱的、丢三落四的。

经常让一年级老师哭笑不得的:教室的地上、课桌里,到处都是铅笔、橡皮、本子,你问是谁的,谁都不认。

明明刚刚掉在地上的铅笔,孩子也会瞪大眼睛,十分肯定地跟你说:“不是我的”、“我不知道”。

个个宝贝都像家里有矿似的。

所以家长要提前准备一些小标签纸,孩子上一年级后,给他的铅笔、橡皮、尺子,都贴上写有名字的标签纸。

想让一年级孩子每天不弄丢几样文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贴标签纸方便认领找回,有效降低他们丢东西的频率。

第18条:能够自己洗漱、打扫卫生。

幼儿园里都是老师们帮孩子穿衣、洗漱,但是小学生就需要有独立能力了。

大家都是自己需要洗手的时候自己洗,需要上厕所的时候自己去,还有轮流的卫生值日工作,要扫教室、拖教室、摆放桌椅、扫校园里的班级包干区等等。

孩子如果在家什么事都靠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自理能力差,就会不适应一年级的劳动生活。

当孩子感觉在学校里的这些事情都有困难时,慢慢地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最终导致厌学。

第19条:能够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天冷时,有的孩子穿得很厚很多,但教室里其实比较暖和。

特别是体育课上,有的孩子不知道脱衣服。热得满头大汗,他也里三层外三层,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感冒生病。

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能根据气温决定是穿衣服还是脱衣服。

有的孩子鞋带散开了不知道怎么系。拖着两条长长的鞋带到处跑,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12岁以下的童鞋大多是粘扣款,家长尽量给孩子买粘扣的鞋子,但还是尽早让孩子学会系鞋带为好。

第20条:进入一年级的仪式感要做到位。

家长和孩子逛超市时,要有意去到文具专柜,看看那些书本纸笔,并郑重其事地买些学习用品。

“宝贝,你要上一年级了,真好,能认识新老师、新同学了,你也要用新文具了。宝贝自己挑好吗?嗯,对了,还要买一个新书包!”

这样做,让孩子对进入一年级充满向往。

当孩子的生活能力、自学能力、专注力都训练好了,加上孩子对成为小学生充满渴望,进入一年级后,就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教育是一趟单程旅行,失去了陪伴的机会,或许就失去了成就孩子最美人生的契机。

拿出你的细心、爱心、耐心与恒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吧!

#幼小衔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