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www.xxzywj.com/m/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开学季来了,如何平衡繁重的学业和心理健康成为一些家长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青少年来访咨询者越来越多,最近一两年提高到60%以上。”中国科大一附院精神卫生专业主治医师韩晓鹏告诉记者,青少年的问题其实主要源自父母,治疗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部分是治疗父母。父母该如何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韩晓鹏结合近期接待的一例典型的青少年学习及情绪障碍案例进行了分析。12岁的小林,是合肥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原来成绩很好,名列前茅,最近一年成绩下降严重。根据妈妈描述,孩子主要存在不想做作业,学习效率低;脾气暴躁;喜欢玩手机,吃饭要人催,起床困难等三个问题。问题一:不想做作业,学习效率低。有一次,小林妈妈看着他写作业看到凌晨4点;一次,小林作业写得不认真,妈妈很生气,把他从书房拖到了客厅,裤子都被拖掉了……分析:刀锋利了,砍柴的效果自然不会差。比如我们上山砍柴,如果我的体力很好,柴刀很锋利,那么砍柴的效果自然就很好,效率就很高;但如果我现在很疲惫,刀也钝了,这时候砍柴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作业写到凌晨4点,怎么可能会有效率?有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更用力的去砍柴,在那挣扎。结果会怎样?可能后来人累死了,刀也砍废了,柴还没砍下来。聪明的人这时候就不砍了,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磨磨刀。等刀磨快了,体力充沛了,再去砍柴,自然效率就提高了。快节奏的时代,不少父母急切地想让孩子成功,什么时候考高中、什么时候读大学、什么时候考研……一步不落,好像耽误一天、一个月,孩子就报废一样,其实这是很愚蠢的。问: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哪有时间去磨刀呢?答:父母要学会以退为进,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小林来说什么是磨刀?放松、去玩耍就是磨刀,去爬爬山、踢踢球、逛逛街、看看电影都是磨刀,这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投资,等他轻松了,会笑了,刀就磨好了,再去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答:什么是适合?我理解是有天赋、有兴趣。比如姚明两米二六,喜欢篮球,他就适合打篮球。听一位老师说,科大少年班有位同学说在数学公式里能听到美妙的音符,这样的孩子就适合学习。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学习效率很低,花很多的时间,学习成绩还提高不起来,那就不一定非要走学习这条路。否则学到最后成绩没搞好,人也越来越自卑、自闭,那未来就很让人担心了……问:不学习那我的孩子怎么办,以后怎么生存?答: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大力培养,一定能吃上饭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出人头地。这是我们的美好期盼,但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我们期望中的人中龙凤,这是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接受。所以父母的思维要符合实际,你考的好我爱你,考的不好我也爱你;你发展的好,成为科学家、教授我爱你;你的成就没那么大,没那么光鲜,我也一样爱你。问题二:脾气大、暴躁。在学校跟同学在一起玩耍,同学把小林的尺子掰断了,他就和同学打起来,把同学的脸都抓破了。分析:孩子脾气大,暴躁,一般说明他目前压力很大、很痛苦、不快乐。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是第一位的,没有快乐,成绩没有意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对社会、家庭的贡献远远小于他带来的危害。童年、青少年时期喜欢玩并且热爱生活尤为重要,这可以为一生的健康快乐、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不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结婚生子以后,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以后整个人生就很难再快乐了。归根结底,除了生存,人类生活的目的就是幸福快乐。作为心理医生,我们最怕的就是不喜欢玩、不快乐的孩子。讲得严重一点,不喜欢玩了,他就会觉得活着没意思,甚至是不想活了。所以,家长不能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