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舅妈路过别墅区,舅妈说好好挣钱,有钱了你也买幢别墅。我说:“我才不要买别墅呢,光搞卫生就愁死了。”舅妈笑着说:“傻不傻啊,都有钱买别墅了,谁还自己搞卫生。”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每个人对生活的想象都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自己没见过的世界,没有体验过的人生,自然也不就了解。有网友说62岁无儿无女的杨丽萍一定不幸福,可能在这个网友的生活中,孩子是最重要的,所以ta这样认为,一点也不奇怪,对生活有自己的标准,很正常,但别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世界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活成自己的样子。我们不必向不认可自己生活的人解释;对别人与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不用自己理所当然的“认为”,去描画别人的故事。尊重别人活成的样子,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好。01不必向不认可自己生活的人解释世界这么大,容得下各种活法。不用活成别人的样子,对别人的生活可以是“即使打死我,我也不会选择你的活法”的不认可,但要有“我无条件尊重你的选择”的态度。62岁,把自己活成了不食人烟火、仙子般的舞蹈家杨丽萍,在网上发了一段烟火气的视频,引无数网友围观、评论。引起争议最大的一条评论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所谓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让你再年轻30年,到了岁,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享不了儿孙满堂的那种末伦之乐......”此评论引无数人从正面、反面进行热烈讨论。曾有记者问杨丽萍,是不是为了舞蹈才选择不要孩子的?杨丽萍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杨丽萍想做生命的旁观者、舞蹈者,她用舞蹈演绎出了生命之歌,跳出了无人媲美、美仑美奂的孔雀舞。她如何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舞蹈中,收获的意义和纯粹的喜悦呢?如何让没有活出自己的人,理解活出自己的幸福感呢?大曾画画的打油诗中有一句:“已得心中十分喜,何须他人半句夸。”杨丽萍不须他人半句夸,自然也更不怕别人的一句骂。她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她的一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即使杨丽萍晚年从不会为没有儿女而遗憾,但享受儿女绕膝、天伦之乐的人,仍不会相信。所以她只是淡淡回复:“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谢谢大家的理解和爱。”我们都不需要向不认同我们生活方式的人解释,成长背景不同,人生目标不同,价值观不同。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就像天空的大雁如何向湖里的鲤鱼解释飞翔的快乐呢,不必说,一说都是错。02对别人的生活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和那样的人保持距离,可是没有理由就断定他人的不对、不好。对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尊重。电影《派对生活》中,女主角狄安娜被离婚后,重新走入大学去完成未完成的学业、找回自我。她性格乐观、心宽体胖,衣服都是鲜亮的颜色,床上用品也是大红大绿的。而她的室友,从床上布置、衣服、妆容都是阴郁的黑色。狄安娜没有因自己年长而指导对方,没有因自己爱说爱笑,就希望对方也这样,没有因自己知道人生苦短,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劝消沉的室友振作起来。她关心对方,但尊重对方的生活、学习习惯。做到了不追问、不干涉、不说教。“我这样很好,你那样也很好。”别人把她的实友当成奇怪的人,而狄安娜只把她当作一个不一样的人。在电影的结尾,当狄安娜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几乎不与人说话的室友来了。狄安娜为室友做了什么,让她的室友愿意为她突破自己,走到室外,在一群人面前说话呢?狄安娜只是做到了尊重和不评价。我们不想让人评判自己的生活,那己所不欲,就一定也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谁也没有资格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郭敬明在被访时说过:“我可以不理解你的生活,但我尊重你的生活方式。”我对郭敬明这个人不了解,但我非常赞同他这句话。03不用自己理所当然的“认为”,去描画别人的故事我们除了认知上的局限性外,也缺少对别人生活的深入了解,我们所谓的“认为”可能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有一个故事,一对年轻的男女坐火车去旅行,在他们旁边坐着一对父子。儿子20多岁的年纪,一脸兴奋地趴在车窗上往外看,看到外边一闪而过的村庄,他指着窗外兴奋地跟父亲说:“爸爸,你看外边有房子。”父亲微笑着说:“嗯,外边有房子。”一会儿儿子看到天上的云,又很兴奋地大叫:“爸爸,你看天上有白色的云。”父亲依然笑着说:“是的,天上有白色的云。”当窗外的电线杆快速掠过窗外时,儿子兴奋地都坐不住了,站起身拍着窗户说:“爸爸,你看电线杆在往后跑。”父亲笑着说:“是的、是的,电线杆看上去在向后跑。”这对年轻的男女同情地看着这对父子。后来女孩忍不住跟这个父亲说:“他真可怜,医院看看呢?”父亲平静地回答:“是啊,医院看看。医院回来,这是他20年来,第一次能看见东西。”在故事的开始,我们是不是也如那个年轻的女孩一样,误以为那个男孩精神不正常呢。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我们的“看见”,是局限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经验的,是自以为是的“看见”。我5月份参加了一个读书小组,其中一个小组成员在群里说:“我马上复课了,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参加分享了。”我听了之后说:“哦,你还是个学生呀。”另外一个小组成员向我介绍说:“她不是学生,她是学校的老师。”我做出她是学生的判断,是因为我进这个群时,发现这个群的成员年龄普遍比我小很多,我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其中可能还有在校的大学生。我用自己的先入为主的想法,把对方描画成我以为的样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以为的世界,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体验,去欣赏,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更多与我们不一样,但同样非常精彩的人和事物。结尾说杨丽萍没有孩子人生是失败的人,应该是一个因拥有了孩子而感到非常幸福的人。我自己也因母亲这个身份,有了更多的成长,获得了巨大的幸福感。但这并不能证明,不婚不育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无幸福可言。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人生价值观不同,自我实现的目标不同、对人生和幸福的理解也不同。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因别人过的跟自己不一样,就断定别人不值得、不幸福。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有自己的生活标准很好,但别把它作为衡量别人生活好坏的尺子。让我们用健康而开放的心态,在享受自己的美好人生的同时,也尊重和欣赏别人不一样但精彩的人生吧。#杨丽萍#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