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成果不是科学,不是思想,不是产品,而是人格。诸子百家,上下两千年,说的不过是做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人与人如何相处。
孔子的《论语》读起来还是很近人情的,如同现实生活那个可亲可敬的老先生,拉拉家常、叙叙世情。然而他的弟子们为了经国大业,就日渐严苛凌厉了。
先看孔子。
有一次孔子评论一个以在母丧中唱歌出名的人。原壤蹲在地上等候孔子,孔子斥责他说:“你年轻时,狂妄不听教训。长大时,你又一事无成。现在你老了,又老而不死。你简直是个祸害!”于是孔子用手中的拐杖去打他的腿。
阳货想见见孔子,孔子不见他。阳货特意找个孔子不在家的机会,把一只猪蹄髈送到孔家,用以表示对孔子的敬意。孔子也特别用心,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往道谢,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这些故事读起来会觉得孔子是个生活中的人,有着七情六欲,通晓人情世故,活得生动有趣。
再看海瑞。
有一天他看到他五岁的女儿拿着一块饼在那里吃。海瑞一看,说那饼哪儿来的?小女孩说,隔壁一个小哥哥送的,门口一个童子送的。海瑞说,你一个女孩子,你怎么能拿人男孩子送的东西吃呢?如果你是我的女儿,你就应该饿死。结果七天之后,这个女孩被活活饿死了。一个时代的道德标杆在家庭里是过不了日子的。
第一个妻子过门刚一个月,和婆婆发生了矛盾,海瑞不分青红皂白,毫不犹豫地休了妻子。53岁的时候,他的妾韩氏忽然上吊自尽,11天后海瑞的太太也跟着自杀了,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知道海瑞的初心是做道德表率,恢复祖制,澄清天下吏治。世事越昏暗,道德模范越严酷,直至丧失人性。
而这一切跟儒家的理论根基是分不开,他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