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当小演员双十一帮父母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4日讯(记者刘嘉)12月3日,黄陂区实验小学数学老师张剑给孩子们讲一道应用题,给出的条件是有一个人去买笔,买6支笔多了3元,买9支笔又差3元,求每支笔多少钱。张剑的课堂上,孩子们变身“小演员”,把应用题演出来。(记者刘嘉 摄)看到这道题,不少同学一脸懵,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张剑不慌不忙,笑眯眯地把同学们请上讲台,递过纸币,请他们扮演“顾客”和“小老板”。“老板,我要6支笔,给你钱!”“找你三块钱。”台上的同学演得认真,台下的同学们看得仔细,欢乐中,大家把这道应用题弄明白了,一下子就算出了笔的单价。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当“小演员”,同学们一点都不陌生。遇到比较难懂的数学问题,张剑经常会请学生演一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有趣又好懂。给孩子们讲“行”与“列”的概念时,教室就变成了“大棋盘”,每个同学都有行列坐标。一个同学站起来报出自己的“坐标”,前后左右的同学再报出“坐标”,大家立刻就能发现规律。五年级小学生最怕的“行程问题”,常常成同学们表演的“小剧本”。“表演之后,我思路一下就清晰了!”五(4)班吴昱晨说,后来再遇到类似的习题,他都会在脑中“复盘”一下表演,很有帮助。张剑不仅擅长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表演变得可感,还常常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问题。今年“双十一”,她打开购物软件,带着大家了解什么是“满减”“折上折”,启发小学生通过计算,找到买一件衣服最省钱的方案。当天晚上,班里不少学生和父母一起点开了“购物车”,通过数学计算给爸爸妈妈提出购买建议。学校里有很多大大小小圆形的花坛,怎样算出这些花坛的面积?张剑和同学们带着尺子、绳子、记号笔,用各种办法测量、计算。通过探索,大家发现原来要算出花坛的面积,通过测量周长再计算比测量直径去计算更准确。五(4)班女生金一诺说:“张老师的数学课总是这么好玩,数学真有意思,我想研究更多数学问题。”张剑带着学生探索如何测量、计算花坛和圆形图案的面积。(记者刘嘉 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问题具象化能让他们对数学概念有直观感受,在生活中学数学也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张剑说,把数学“演”出生活味儿、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启发性,也成为她数学课的一大特色。近日,张剑执教的《多边形的面积》一课获得了年“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一等奖。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