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那些事——分享养鱼的酸甜苦辣咸
半年前开过一个缸——*55,期间换过鱼、也折腾过,无奈用了半年,发现:缸真的太太太太太小了。
蜗居于一间平米商品房,客厅真的太小,以致于客厅放不下大缸了。以后买房子,会选择购买卧室小,客厅大的户型(当然,土豪随意)。
在这插一句话,
想问一下各位渔友,自从养鱼后,你们在选择新房子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想留出一个理想的鱼缸尺寸位置?如果有,恭喜你,你中毒了。
如果没有,也恭喜你,都来到龙巅这里看帖子了,中毒也是迟早的事情。
回归正题,
既然客厅放不下大缸了,得想方设法在家里找一处位置再放一口缸。
嗯,没错,就是这里阳台这个位置的尺寸是:长度,尺子所在位置的宽度是70。那就完美,再订一个*70的缸。
订缸之前,思前顾后,想了很久,参考了国内各品牌的鱼缸,
总结出要订的新缸的一些细节:
CM长*70CM宽*CM高地柜85CM,主缸75CM,水位63左右
钢琴烤漆黑色底,背景白色右边溢流区,溢流区亚克力黑色隐形双水位,水位35CM(外层亚克力不开孔)一体式拉筋,置顶,尽可能的置顶,避免龙鱼撞到
关于地柜高度:
市面标准底柜高度一般为80,为什么我地柜要85?我问你,你弯着腰看鱼舒服吗,当然你可以坐着看。
另外的一点,根据鱼缸长度宽度的比例,的高度比,我感觉非常好。我这是定制缸,地柜高5CM,同样的,我要求鱼缸厂家做低滤缸的时候同样要做高5CM,多一点算一点吧。
关于溢流和双水位:我建议渔友们可以参考这个设计为什么不开外层亚克力孔,因为难看双水位很少用得到,但是我问你,药浴时用得着吧平时要用片大白片,这个设计你只需要用50片,反正不影响外观,多做一个隐形双水位真的不错。
总结,反正多加一个隐形双水位,鱼缸老板也不多加钱。
再次回归话题,鱼缸基本的尺寸确认了,驾车前往水族圣地-广州花地湾还是找回上一个鱼缸的厂家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用过啊,我客厅的缸就是他们做的。
与鱼缸老板谈好鱼缸的细节后,
接下来就是回家等待。
期间,购买设备器材,对于设备,我的要求以实用为准。这次,我的设备清单如下:00L/H变频水泵*1(原先买了H的,那时刚好双12,所以再添一个00,现在用00的,10档开了3档)光特亿PH仪*1(光特亿PH仪也有温度功能)0W加热棒*10W加热棒*1(考虑到鱼缸放置阳台,属于室外缸,虽住广州,安全起见,两根为妙)仟湖杀菌灯*1科迪1盒24支*1滤材*50斤老鱼匠氧气泵*1智能插座*2(设置每天准时开灯关灯)
期间一直问鱼缸老板,想看鱼缸做到哪一个步骤了。
鱼缸终于做好了,送货上门加安装。
写好设备名字,不在家时,至少还有人帮忙看得懂。
开缸
入鱼
关于沉淀和干湿分离:
有人喜欢先沉淀后干湿分离,有人喜欢先干湿分离后沉淀,曾经在渔友群里也看到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我用的1.2米鱼缸就是先干湿分离后沉淀,这个沉淀作用不大,为什么呢?都已经物理过滤一次了,还有多少鱼便能跑到沉淀区呢??前面已经说到,这次订缸前我已经参考过各品牌的过滤系统,我这次订的缸是先沉淀后经2层干湿分离,我现在每天回家只需要打开强排,排水一分钟,鱼粪基本可以排干净了。干湿分离的棉上很少鱼粪,只需要一段时间洗一次棉就足够了。
总结:先沉淀的经常要排走沉淀区的鱼粪,先干湿分离的经常要洗绵,没有谁好谁不好,只有合不合适你。后者比较合适我。
关于我的过滤系统:
过滤整体是没问题,头疼的要换水,所以动动脑筋,动手搞了一下换水设备。各位渔友可以看图,事实证明,我每天下班回家喂鱼+看鱼,换水的事情就交给设备吧。
温度PH一直稳定,棉的话,2周洗一次。基本上鱼的状态保持非常好,这一点就足够了。
年尾生了一个小宝宝,每次闹的时候我会带他看鱼,奇怪的是,看鱼就安静下来了,目不转睛盯着鱼看,所以特意给宝宝买了一条小红龙,希望陪伴着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THEEND-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