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龙蛇之变与木雁之间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有一天,庄子与弟子在山中游玩,路过一片伐木的林区,看到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的人却不去砍伐。庄子问:“这棵树这么大,为什么不砍呢?”

伐木的人说:“这棵树虽然长得大,但不成材,砍下来干什么啊。”庄子于是对弟子说:“你看,这棵树正是因为不成材,才能免遭砍伐啊!”

走出山,天已经黑了,庄子就投宿在附近的一个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喊仆人杀鹅来款待他们。

仆人过来问:“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呢?”朋友说:“会叫的可以用来看门,杀那只不会叫的吧。”弟子在一边听了,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上,弟子就问庄子:“昨天见到山中的大树,先生说它是因为不成材而得以保全;但是我们吃的鹅,却是因为不会叫而被杀掉。这样看来,成材与不成材都有凶险,先生将如何自处呢?”

庄子笑道:“我追求的,是大道。但你跟着我学,却只能得到些末法。也罢,大道难以言说,今天就和你讲一讲这末法。

“长得直的树木总是先被砍伐,甘美的井水总是先遭枯竭,这是成材的凶险。无用的树木也就无人去爱惜,无水的井眼也就会被填没,这是不成材的凶险。但是还有一种人呢,他们只在材与不材之间。选贤任能的人来看,他们没有贤能,故而免去劳役之苦;丢弃累赘的人来看,他们又不是一无是处,故而不被抛弃,他们这便是左右逢源。

“昔日孔子被困陈蔡之间,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饭,差点饿死。他当时也从别人那里听说了这个保生的道理,脱困以后就去实行。

“他辞别故交,离开弟子,一个人逃到山泽旷野。穿着兽皮麻布的衣服,吃着树木的果实。进入兽群而兽群不乱,进入鸟群而鸟群不惊。鸟兽都不讨厌他,更何况是人呢!人们都不讨厌他,他又怎么还会受到伤害啊。

庄子宁愿做一只自由的老龟,也不愿意进入朝堂为官而受束缚,又怎么可能为了活着,去做一只丧失自主意志、丧失独立领地、丧失自由行动、只能乞食为生的无能之鸟呢?

这类人的生存之道,是庄子所不屑的,但又是被庄子所理解的。养生,有大道,有末法。不能闻听大道之人,哪怕能得到一些保命之法,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庄子偶尔也与弟子讲一讲这些末流小术。

但是弟子听闻,却并不认为这是末法,他不解地问庄子:“我听先生讲的,实在是处世之至理,全生之真言呀,为何先生却只说是末法呢?”

庄子笑道:“你又哪里懂得真正的大道啊!材与不材之间,看似合理,其实似是而非。天地间的事物,可以聚拢,便可以离析;可以功成,便可以毁败;可以廉方,便可以锉锐;可以尊贵,便可以倾覆;贤能可以被谋算,不肖又会被欺凌。

“只要有行迹展露,便容易被人捕捉;只要性质确定,便容易被人谋算。材与不材都容易被人对付,又何况是材与不材之间呢?会飞会游的都容易被人捕捉,又何况是那些飞不好,也游不快的庸才呢?

“你觉得会叫的鹅因此而保全生命,但其实它是因为有用而被终生拘役。你认为不会叫的鹅是因此而失去生命,但鹅的肉质肥美,又哪是没用呢?它就和那些被砍伐的树木一样,都是因为材质美而丧生啊!

“意怠这种鸟,不管飞在前还是飞在后,它飞行这是一定的。飞行,就躲不过弓箭。两只鹅,不管会叫还是不会叫,它肉质美这是一定的。肉质美,就躲不过案板。不论贤愚,人的属性是一定的;不论成败,事的属性是一定的。固定了人事,又哪里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保生之法呢?

“你听过龙蛇之变吗?龙这种生物,小可以化蛇蛰伏地底,大可以化龙遨游九天。它非坚也非廉,非贵也非贱,更不论愚或贤。它随意而变,但又从来不在哪种变化上停留。它行迹不定,能飞能游,与时推移而前进,随风飘移而转换。它没有固定的成规,都只是跟随自然,以“和”作为度量,但求适宜而已。

“非贵非贱,并不是不贵不贱的中人之资;非愚非贤,并不是不愚不贤的庸才之流。而只是说,贵或贱都不能固定得了它;愚或贤都不能形容得了它。如此,万物将都为它所用,又怎么能拘束得了它啊!只有它,才能做到真正自得无忧吧。”

这种神龙一般的人,其实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玄同”之境:“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他待任何人物,都是不亲不疏的公正;他待任何事情,都是不利不害的公平;他待任何职位,都是不卑不亢的平等。

对于这种人,既没有办法与他亲近,也没有办法与他疏远,因为他就像影子一样不离不弃;既没有办法让他偏爱于你,也没有办法让他侵害于你,因为他就像尺子一样公正无私;既没有办法让他仰视你,也没有办法让他轻贱你,因为他就像准绳一样不上不下。

所以他得到了天下人的尊重,因为天下人都可以用他来作为衡量己身的准则。如果有这样的圣人,天下人将会自然而然地归附于他。这就好像我们生活离不开秤砣和尺子一样,我们依据准绳而行事,不正相当于听命于准绳吗?

其实龙蛇之变与木雁之间应用到当代职场与社会生存特别适用。君子审时度势,应环境而变,当你是蛇的时候干好蛇该干的事,而成为龙了也一定要显露出龙的本事与能耐!木雁之间则是教会了我们只要我们遇事不走极端,做事不事张扬,待人不卑不亢,独处时又懂得慎独反省,做到庄子的境界也不是太难。愿你有所启发!

“做一个知足长乐的人”

更多精彩文案请添加作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