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三本毕业的学生,初次就业质量比不上、学生,就业很难?三本毕业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的质量肯定比不上、高校的学生,这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用人单位所能看到的,是你20多岁以前的这段学习经历,你中学成绩不怎么样,高考不怎么样,大学的教育质量也不怎么样,单位肯定不可能把你和名校学生同等对待。这是你自己种下的因,当然也必须接受这个果。但就业质量不高并不代表不能就业,也不意味着就业困难。此前有专家分析,三本学生是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因为三本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学生比理论比不过一本二本,比技能比不过专科高职。我承认这些都是事实,但换个角度想一下,三本学生好歹是大学生吧,如果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了,至少还有些专业常识吧;如果过了英语四级,至少可以对着电子辞典读一些英语资料吧;如果大学期间不是死读书,那至少应该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吧。有这些条件,三本学生至少应该比农民工强吧,比高中毕业的打工仔强吧。事实上,对三本学生来说,真正的难题并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能找到的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差距很大,有人称这种心理叫“锚定效应”。我称其为“门槛心理”,即人们总是想获得自己所能够到的最好的东西,就好比炒股的人总想着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做到。三本学生从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受这种心理的影响,因为分超过本科线这个门槛了,所以非要报本科,也不考虑这个分数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值不值得上。同样,找工作的时候,因为是本科毕业,所以参照着也要找个与本科学历配得上的职业。正是这种拿着尺子比着找的心理,让很多人错过就业机会。如果我们都能在选择的时候留点余量,退一步来看,前方可能会是海阔天空。比如刚上本科线,我可以选一所很有特色的专科学校,找工作,我可以先找一些门槛不高、起薪不高也不轻松的工作,哪怕前两年拿实习生的工资,通过工作来学习,来补足自己的缺陷,挖掘自己的优势。当一个人工作了3到5年后,他的学历就渐渐不再起作用了,工作后的表现和积累开始决定未来的发展,后面还会有很多很多再择业的机会。所以说,三本学生应清醒认识到自己在就业起点上的差距,不要在起跑线上过多纠缠,先跑起来,边跑边找机会。三本学生就业也不会很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