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有答案,学完试一试,巩固题
先上答案吧!
毕竟这是大家自学时最重要的参考。
第一大题,选择题
B\C\C\A\A
第二大题,解答题
1.46-10=36(厘米),36÷2=18(厘米)答:其中一条是10厘米,另外两条是18厘米。
2.56-10=46(厘米,),46÷2=23(厘米)答:其中一条是10厘米,另外两条是23厘米。
3.2+10+(2+6)+(2+6)=28(厘米)
第三大题,判断题
√、×、√、√、√
第四大题,填空题
垂直线段,距离;
变形;
90°;
平行,平行四边形;
2;
第五大题作图题(略)
难题分析:“8.一个直角梯形,上底2厘米,一腰长10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6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这道题可能算是本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解决的窍门是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把上边添上一条斜线,把正方形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这个时候你能把数据标上去吗?
对,梯形最短的边是2厘米,腰是10厘米,其他两边一样都是(2+6)厘米,知道为什么吗?
想一想。
最后就是看图列式了。
回顾一下,小编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
把抽象的文字题,用画示意图的形式具象化,使题目可视,直观;小编还做了一步有趣的操作,那就是从后往前的形式画图。
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都是可以从问题出发倒推回来找条件,我们不一定是从条件一步一步这样让问题牵着我们的鼻子走,特别是一些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更加容易把我们带到沟里,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问题倒回来找条件,数学上把这样的方法称为分析法。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本单元一些基础知识对于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如:“两个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像这样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希望大家不要遗漏了!
最最后说的一道题,就是最后一题“给指定底画高”其实,按往年教学经验,很多孩子是画不出来的,一个是不知道底和高相互垂直,所以给定“底”画高时,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就乱画,其次就是不会用尺子画非水平线的垂线。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有个经验就是把作业旋转一下就好。
每次我跟自己的孩子交流分享这个方法后,就很少有孩子做错这个问题,不知道你学会了没有?
好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