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时能遇到几位学高身正的好老师,是求

为师已近数载,愈发感觉教学深似海,愈发感觉自身学识之浅薄,亦愈发感觉身为人师之不易。每每站立讲台,面对学生,尽管也忘我而激情地倾囊相授,但却深深感慨于自己的无知。闲暇之余,往日求学时恩师的背影时不时闪回记忆,恩师们风格迥异而又娴熟的教法至今让我刻骨铭心,恩师们对我的影响和教诲更是让我受益终身,难以忘怀……

初中就读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老师,当时她已经是一位近六旬的老太太,尽管至今姓名已经模糊,但她严厉和扎实的教风给我留下极深的烙印。每日清晨6时在跑完早操回来后,只要是英语早自习,她老人家就会布置下一个早上的背诵量,课后音标、单词、对话、句型或课文,都要一一背诵,按照一定的背诵量,谁顺顺利利地完成背诵谁下早自习,谁就回家吃饭。当时我的背诵功夫是非常了得的,往往都是数一数二,同时还要背写下来。就这样,在这位老太太的严厉督促下,我的英语基础是非常扎实的,从音标、单词到语法等,至今都记忆如新,当时所学的六册英语课本,全部背诵,无一疏漏,补充的笔记充塞于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页都留下了用心读书的恒心和温度。对这位老太英语老师,至今同学坐到一起,仍不时回忆,敬佩她的严厉之外,就是会心的感谢。

到了高中,我有幸遇到了三位在全校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都是全国特级教师,高级职称。他们不论教法还是管理,都堪称高妙。带数学的王爱生老师,时任学校教研室主任,后担任副校长。当时的他主要研究数学哲学,且已经出版了方程方面的专著,家里藏有马克思的《数学手稿》、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还有《数学与思维》《数学与猜想》和《现代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数学》以及《古今数学思想》等等,还有从年以来的《数学通讯》和《数学通报》杂志,发表论文《中学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m次方后末n位数不变的自然数》《用几何画板证“五点共圆”》《部分分式展开中求待定常数“赋值法”的解释》《用公式确定二面角大小》《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及其补充解释》,编著《中学数学教学十法案例》丛书(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基础知识自测与能力训练》丛书(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等七本书,且承担了多个工程课题的研究。给我记忆最深的是他在授课的时候从不借助任何数学工具,用一支粉笔现场完成各种数学图形,迅速而完美,令人赞叹。他讲课从不用任何课本和教案,往往是询问一下昨天的课程进度,然后便按照进度娓娓道来,有板有眼,严谨而轻松,45钟的课往往只需5分左右结束讲解。带语文的莫永清老师,时任政教主任,后担任副校长。教风清新,犹如一股暗流,让人不经意间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学天空,授课语言让人折服,心中妥帖。带历史的李安虎老师,时任校督导室主任,他讲解历史引经据典,讲解透彻,往往让听者豁然开朗,心中一亮。他爱好书法,主攻颜体,成为当地颜体第一人,研究楹联,任楹联学会会长,后任副县长和人大副主任。朴实的教风让我爱上了历史,懂得了历史并非只有刀光剑影,柴米油盐才是真实的历史构成,帝王将相不是历史的主角,黎民苍生才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

到了大学,申载春教授给我的指引和影响也非常巨大。申老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发表《影视与小说》等专著三部,有论文《道教与唐传奇》等几十余篇,还发表小小说、杂文、散文、随笔、文艺短评等30余篇,承担教育部和省市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多个,现已去南方某大学任教,任副院长。升入大四,在选择论文方向的时候,我选择了影视文学,受申老师的影响,我决定把作者电影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张艺谋电影。从选题、定题到撰写、修改,在反复中申老师给予我点点滴滴的指导,使我学会了很多,在一番反复的修改后,我的毕业论文成为系里优秀论文,且和申老师联名发表,成为我学术生涯的“开山之作”。从申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对文本理性的分析、论文撰写的严谨态度和独特方法,至今受益匪浅。

时间就像一把带有温度的尺子,记录下每天走过的日子,也丈量出一个人真正的分量。在求学时能遇到几位学高而身正的好老师,是一个求学者一辈子的幸运。

对照恩师,我只有感谢和抱愧,行行重行行,恩师的背影随着时光的裁剪不会减退,反而愈发显得伟岸而让我崇敬,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精神深处的涵养。怀念恩师,更怀念恩师朴素而精湛的师风,恩师的背影不会远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