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少女黑化后的复仇之路,面对不公,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多重人格”向来是影视剧热衷的话题,这其中的经典之作数不胜数,例如《致命ID》《黑天鹅》,观众在大呼“烧脑”的同时,无不被编剧和导演的精巧构思所折服。同时,这种类型的影片由于演员需要“一人多角”,也非常考验个人演技。今天想要说的这部《镜中人》,虽然悬疑成分不多,烧脑程度有限,但剧情题材甚是有趣,另外需要划重点的是,演员也非常养眼。玛利亚是个有着漂亮外表的高中生,然而这并没有让她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反而常常被欺负,以至于变得非常自卑和孤僻,唯一的好朋友只有莉莉。偶然的一天,玛利亚面对镜子时,突然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艾兰。这个与玛利亚性格和作风截然相反的女孩,正在酝酿一个复仇计划……为何玛利亚不受欢迎玛利亚似乎是整个学校“最不受欢迎人物”。影片的一开始,校车上的玛利亚就被摆了一道。而随后的教室走道上,更是被人绊倒摔了一跤。最过分的恐怕就是校园舞会上,当众出丑还被群嘲,连自己的闺蜜都不闻不顾。一个样貌秀丽身材姣好的青春少女,为何会遭受这般“待遇”?就算女生出于嫉妒之心而憎恨于她,这里的男生们难道都瞎了吗?其实一切的答案,都在玛利亚的父亲丹身上。作为一位整形医生,在玛利亚的生日到来之际,丹想要送给女儿的,居然是一次“手术”。“这里8毫米,这里6毫米,如果把尖端去掉,就会很漂亮了”。实在难以想象,当丹对着玛利亚的脸指指点点,用尺子一边测量一边研究的时候,他到底是把玛利亚当成女儿还是一件自己的艺术品。而电影的最后,我们终于知道,玛利亚其实生下来时是双胞胎,而双胞胎姐妹由于畸形被父亲残忍抛弃,只留下了玛利亚,事实上,玛利亚最初可能也并不好看,否则丹不会不让妻子看她刚出生的女儿。所以,玛利亚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丹的整容手术,而这件事在同学间早已不是秘密,这正是玛利亚自卑的根源。比起肢体上的不完美,心灵上的残缺更可怕家庭的氛围,父母的关爱,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失的元素。影片里,玛利亚的家庭看起来根本没有“家的味道”。首先,家庭环境上,一直是冷色调的简约风格,就连家人一起吃饭时,也没有任何欢声笑语,整体家庭氛围异常压抑。其次,父母对待玛利亚的态度,也一直是命令式的口吻,不会考虑玛利亚自己的真实感受。影片里,玛利亚多次遇到疑惑时,面对父亲都欲言又止,实际上就说明了一直以来,父亲都没有认真聆听过女儿的内心。最后,则是父亲的双重标准。在要求玛利亚时,不仅要求她外表要精心打扮,吃饭时更是要端正姿势。可是他自己呢?瞒着妻子和自己的病人约会,面对女儿的质问:如果我是畸形,你会爱我吗?虚假地表示不会抛弃她,可事实上却早已做出为人不齿的事情。这样道貌岸然的父亲,又怎能让玛利亚体会到家人的温暖。镜中人到底是谁毫无疑问,其实并不存在镜中人,或者说,镜中人正是玛利亚的另一个黑暗的自己。玛利亚第一次能够看到艾兰,正是从镜子后发现那张B超图开始。这张照片,就像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而镜子,象征着直面自我,面对镜子里艾兰的谈话,其实更像是自己内心中善与恶的交锋。玛利亚的一次次复仇,则是寻找缺失的过去,寻找另一个自己的必经之路。而当最后手刃父亲之后,这个女孩面对镜子,再也无法看到那个善良的玛利亚,此时的这个女孩,善的一面完全消失,成为了真正的艾兰。有趣的是,玛利亚和艾兰这两个名字,也极具深意,玛利亚英文拼写是“Maria”,而艾兰英文拼写是“Airam”,玛利亚,正是艾兰的倒影,而这个倒影,正是镜中的自己。这部电影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多畅想的空间家庭教育上,面对孩子的不完美,你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强制改变,还是顺从孩子的自由发展,给予更多关爱?引申开来,面对社会上的人和事,如果不合自己看法,独断专行还是理解包容?另外,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当你内心黑暗的种子有萌芽的迹象时,你选择努力克制还是放任自由?或者就如电影英文名那样:LookAway,也许一切又将变得美好起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