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向宁的手机定时响起,她停下正在构思的文章,清理好桌面,将手账本一本本摆在面前,开始了她又一天的手账功课。这个任务大约会持续40分钟。她要先在HoboWeeks上总结当天计划的完成情况,再在Muji日程本的时间轴上梳理今天每段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再拿出Midori的“三年日记”记录下一日感想,最后又回到HoboWeeks,规划第二天的日程。“HoboWeeks”的手账本“HoboWeeks”“Midori”都是手账本的品牌,摆在向宁手边的还有粗细不一的彩笔、各种颜色的胶带、奇形怪状的尺子。记录手账将近4年来,她已经探索出了最适合她的一套记账方式。有朋友对向宁每天花这么大功夫“写写画画”表示过疑惑,可是向宁还是沉迷其中,对于她来说,记录手账已经成为一种“一天不写就难受”的习惯。手账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做笔记、记日程、写日记。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记录下工作日程、课堂内容,不时还要抒发些感想,但那大多都是属于白纸黑字的记忆,最多再加几根荧光笔就可以解决。随着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大量的笔记类、效率类App和程序喷涌而出,这种“数字手账”提供了更省空间、省精力、省钱也省时间的记录方式。相比而言,向宁那样的手账记录方式显然更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但如今像向宁这样记手账的年轻人并不算少。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徐佩/24岁/上海互联网行业手账入坑时长:4年每日手账时间:半小时手账花销:近1万元大二的时候,徐佩的生活很迷茫,每天看似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到有一天在B站看到一个生活过得很有趣的视频播主,她决定利用大学时间多去学些新东西,然后记录下来。在那之后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徐佩每天的时间都被填满:上课学习、课外自学、学生工作、实习、写文章……而她记录的方式,就是手账,这让她在忙碌之余仍然有时间探索爱好,甚至抽出时间逛展。以胶带画装饰的手账上班后,记手账的方法仍被徐佩保留下来。由于工作后时间紧张,她放弃了用胶带画装饰手账。但她认为花点时间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第二天就会更有规划和目标,避免将空闲时间浪费。每天记录时间轴也能方便一周总结一次周报,看还能在哪些方面提高效率。在效率手账之外,她还有读书手账、电影手账、展览手账……从毕业到现在,徐佩先做了半年的自媒体博主,又通过这些年锻炼出的能力进了家电商创意公司,前年还曾有出版社邀请她出书,但被她婉拒了。而她还是一个和手账相关的粉丝数10W+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