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仅上过3天幼儿园,5天初中,13岁就以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在你眼中,神童的家庭该是怎样的?多数人都会说神童的家庭起码生活不愁、万事不怕。这或许没有错,但我想神童的家庭,更应该是思想开明、行为有度的。在神童孙天昌家中,便是这样。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孙天昌,那可能只有传奇二字。上了三天幼儿园、五天初中,十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3岁就以分考入中科大。单单这几个数字,就让不少人望而生叹,发出感慨:这难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吗?而孙天昌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多数助力就来自于他的家庭。年3月,孙天昌出生了。那个时候胎教还不是特别盛行,但是启蒙的思想却根深蒂固。孙天昌的父母就特别重视这点,他们会将汉字贴在墙上,然后贴上对应的实物。不单单认字,英语、物理等学科的启蒙,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或许多数人都说这样教育太着急,过于拔苗助长。那作为当事人的孙天昌,那是否有半分不适应?显然并没有,小孩子在0到3岁的求知欲是最强的,此时的宝宝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孙天昌就掌握了不少知识。在爬楼梯的时候,学会了数数、加减法;在玩耍的时候,用尺子量,学会了度量;当看见脸盆中漂浮的纸船,就学到了浮力。生活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当孙天昌问起来的时候,总会学到一个新知识。采用这种教者有心、学者无心的方式,孙天昌2岁就能认识多个汉字,并能自主阅读。在他六岁的时候,参加太原市首届少儿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十岁参加全国首届少年物理化学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在孙天昌的小屋子里面,有一排排的书。《时间简史》、《打开原子大门》、《资治通鉴》等,单单看到这些名字,多数人都望而却步。但是这却只是孙天昌幼年时的读物,不为学习里面的知识,就是单纯的看,至于能学到多少,他的父母根本不在意。正是广泛地阅读,《论语》、《史记》等古文,他烂熟于胸,张口就出。那这样的神童,上学表现怎么样?让人惊讶的是,孙天昌并没有上过完整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小天昌三岁的时候被送到幼儿园,入学第三天就因尿裤子被老师晾在太阳下晒了许久。裤子倒是干了,但是孩子也被晒焉了。七岁他也上过一次初中,却因为迟到,被罚站了30分钟。两次求学经历,让全家人都对这种教育产生了反思。孙天昌的爷爷奶奶是老师,父母是机关人员,本身思想就具有一定的高度。这种现象让孙天昌一家子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学习是解放天性的一种行为,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孙天昌所经历的一切,显然是不快乐的。所以他们决定单独培养孙天昌,让孙天昌保持最本质的天性。从孙天昌的人生履历能够看出,孙天昌的确具备极高的学习天赋。但孙家并不打算让他做一个只会学习的学霸,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孙天昌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会陪他一起跑步、打球。除了锻炼身体,孙天昌文艺也没有落下。下棋、画画、打球、滑旱冰,他几乎都愿意尝试,也保持着最本真的好奇。所以他能够在2分钟内完成一幅速写、10分钟涂一幅水墨画。若是简单的爱好,孙天昌或许会被说成是不学无术。但这种不学无术,正是孙家人希望看到的。在这种教育下,孙天昌没有升学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名次的压力,有的只是随心所欲的学习。所以孙天昌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无所不问的求知欲。那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在孙天昌身上,我们看见的几乎都是好的一面。10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物理化学大赛二等奖、乒乓球赛第一名等等,但凡是他参与过的,几乎都能获得好名次。而且他还亲自栽种过玉米,玉米长了不少。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孙天昌几乎是全才。但不管再超前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社会。而孙天昌在学有所成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高考。为了让孙天昌适应高考环境,他被送进了一所私立中学。在学校里,孙天昌亦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但是因为从小养成的自学习惯,孙天昌多半都是自学。紧张的备考,并没有让孙天昌感到多少不适。即便排名下降,依旧保持着心中淡然。年6月,孙天昌第一次高考——.5分。分数已经很不错了,12岁的孩童能考这个分数,已经对得起天才的称号。但孙天昌并不满足,他一直想要去中科大读书,因此选择复读一年。这一年,孙天昌的家长决定将他送到教育资源更好的太原市重点中学——太原五中学习。在学校里面,孙天昌和高三学子一般,早起晚睡,成绩一直稳步提升。而因为年龄问题,同学和他关系都不错。一年复读时间,孙天昌的成绩不仅有大幅度提升,也变得更加开朗。当成绩下来之后,孙天昌毫无意外地考上了,甚至比当年清华大学在山西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足足分。班主任对这结果十分激动,所以希望孙天昌能够报考清华。但孙家人最终还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中科大,在他们眼中,中科大的少年班接受该校少年管理委员委的管理,对孩子更有助益。他们认为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结语孙家人的理念,究竟适不适合其他人?这点还无从得知,因为现阶段多数家庭都采用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方式。小升初、初升高,按部就班,遵循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至理名言。但不可否认,孙家人的教学方法,始终体现出最可贵的两字:纯真。这两字,让孙天昌从小到大,始终保持着一颗求学的心。不管是学习也好、游戏也罢,孙天昌但凡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是自己感兴趣。而这种难得的纯真,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参考资料《孙天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