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集群系统频频刷屏,扒一扒背后的动作捕

“我的眼睛就是尺”是短道速滑“王者”王濛的金句。而智能体在算法层面也有一把高精度的尺子,这把尺子就是“光学动作捕捉”。

提到“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你的脑海里会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是出现在空中的多架无人机编队表演,还是公路上的多辆无人车列队行进,又或者是大海里多艘无人艇协同作战。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强调单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往往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可以应用于许多场景,例如工业操作、巡逻侦察、灾情救援、环境勘探、智能物流、智能农业和消费娱乐等。

上图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夏元清老师团队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网友热评:无人机和无人车好像都长了眼睛。

要实现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知道每一个智能体(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等)在什么位置,实际上就是定位问题,而“动作捕捉”是这一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

国外关于动作捕捉的研究一直热火朝天,在控制类学科领域有很多应用。而国内对动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不少经典案例。

那么动作捕捉是否已经为广大机器人行业科研人员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