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多孩家庭需思考

“老师,我家老二不像老大,很难带。老师,我家老大和老二的差异太大了,怎么就不一样呢?”

这样的说法在我们学校的家长群体里,是经常的。因为我们学生独生子女太少了。

当二胎三胎政策放开后,老师更会听到家长这样诉说。

我也曾用过简单粗暴的语言:“你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孩子,或者一把尺子量孩子所有阶段,不可思议。一种方法带所有孩子,风险太大了”。

我之所以这样回答,首先从孩子出生的环境来说,社会在变,家庭环境在变,孩子的性格也在变,不同的性格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

其次是,教育家杜威曾说“经验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经验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离不开经验,每带一个孩子都积累了很多经验,不总结分析的家长,会直接运用经验。但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经验,对教育是一种影响,甚至对教育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误导,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就有可能是伤害。要分什么样的经验,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具有教育意义,那就要看家长的有效研究,以及研究后的价值体现。

当然教育是要依托经验的,只有运用经验和改造经验,我们的教育之路才更顺畅,我们研究第一个孩子教育的过程,把适合的方式方法,加以改造再用在第二个孩子身上,运用的过程就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所以没有经验就没有教育。

依托经验不是拿来经验,依托是指以经验为前提,没有经验就没有教育,运用经验就是指在教育中一定要运用从孩子自身提取的经验,从老大那里借鉴的经验和从外部来源那里刚学会的经验。教育另一孩子的过程就是运用第一个孩子教育经验的过程,或者是顺序颠倒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效运用经验,有经验及时运用,否则浪费了经验。

把前面带孩子的的经验得以改造后,就是经验发展,经验丰富,经验深入,经验个性化和经验独特性了,这样的针对性,就是多个孩子可能性格各不相同,都会最大化的得到教育,依托经验为了运用经验,运用经验是为了改造经验,改造后的经验又成为了新的依托经验,这样的学习和教育就得以循环,延续和发展。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教育。

最后,多孩子家庭教育中还怕两类型家长:

其一就是强加。

要么把自己当年的失败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么把前面孩子没有完成的东西强加到小的身上。“我没实现的你一定要实现,老大没实现的老二要实现。我输了,现在你要赢,老大不赢,老二一定要赢等等。”我之所以奉劝家长,是因为这样可怕的经验,会催生更高的价值,期待反而造成的是焦虑,这样有焦虑的期待往往会摧毁期待,让孩子错乱了自己的思维,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样做才能满足家长,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竭尽所能的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靠着自己曾经的经验,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努力,“我错过的,都不怕。我很拼,你肯定也可以。我失败的,我会努力。别担心,我一直在你的身边,你尽管沿着自己努力的路,大胆朝前就行。”

其二是对比。

喜欢靠着自己经验来评价哪个孩子性格好,哪个孩子行为差。还会当着孩子面,用这样的对比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出现的后果是,两个孩子中会经常出现对抗和潜在的敌对,渴望被了解、被理解、被看见时,孩子们就非常容易受伤,因为都想得到父母公平的爱,都想得到父母公平的评价和鼓励。但是总是用抬高一方来贬低另一方,这样会让其中一个孩子的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在家长眼中表现良好的一方,内心其实很复杂,因为他也要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形象,甚至自己也不愿意看到听到父母的对比性的评价。

作为家长,应该看见所有孩子的优点,所有孩子的缺点,在教养方式上进行比较,寻找适合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教养方式。和每个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也触动每个孩子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看见每个孩子的正常需要,竭尽全力确保关系的稳定,真实表现出我们愿意善待每个孩子,照顾每个孩子,帮助每个孩子,认同每个孩子,支持每个孩子,看见他们的需求,看见他们的情感。也让每个孩子在需要的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以及自己追求的目标。

教育方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看见,孩子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看见。我们唯有家长认真学习,才有对孩子们的正确引导,用好“尺子”很关键。

慧眼看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