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启动会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总体方案论证会。我国第一个由国家层面提出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将建成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外语学习及教学与测评的评价系统,改变目前外语考试种类繁多,但相互无法参考、教学互不衔接等问题。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几项主要任务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提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要建成“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外语学习及教学与测评的评价系统”。
测评体系建设工作包含几项主要任务,即制定国家外语能力量表,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考试质量标准,推动高考外语科目内容形式改革,完善和开发其他外语考试项目,逐步建立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测评体系。
标准的制定是此番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工作的核心,首当其冲是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据悉,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全面界定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实现交际必须达到的标准,详细列出了应掌握的各种英语知识和能力,注重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全面共同发展;同时也规定了英语水平的等级,各等级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为每一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学和评测提供了参照和标准。林蕙青指出,量表建设将推动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实现“车同轨、量同衡”。
体系的另外一项重要标准是“外语考试质量标准”,主要针对规范大规模外语考试,侧重于提高考试在设计、开发、命题、施考、成绩报告及使用等诸多环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的设计思路
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及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服务对象包括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学者和外语评测者,“不仅限于学校,也面向社会”。另外,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了“基于运用的语言能力量表”。量表通过对口语、听力等的强调,反过来促进外语学习。
例如,英语学习者可以参照量表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进行准确定位或诊断,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进步进行自我评估,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参加适当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这些都将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动机、个性和潜能组织教学,制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教师可以据此制定明确、详细、切实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单位可以据此编写合适的教材;教师、学校根据量表设计检测学习计划的评估办法和工具。
“这是否意味着将来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等有可能实现互认,甚至在国内考了英语,出国就可以不用再考托福、雅思?”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刘建达解释说,这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但标准的统一至少使之成为可能。
体系建设工作将产生的影响
林蕙青表示,针对高考改革,量表要推动高考英语考试考查的能力更全面,进一步促进基础英语教学立足于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协同发展;要有利于高考英语题库建设,保障一年多次考试的实施;要能为分省命题机构提供统一的能力标准,使各省试卷有一个对比的基础,提高分省命题的质量和科学性。
刘建达介绍说:“高考英语科目无疑是整个测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能力量表还是考试质量标准,都可以为高考改革服务,对我国英语考试在考试概念、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依据,帮助和指导考试组织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比如,高考英语科目要实行‘一年多考’,命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试题库,统一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题库建设。此外,通过将高考与量表进行衔接、定位,使每次考试之间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国家教育考试改革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杨惠中教授则认为,标准的制定对于考试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考试是选才的尺子,如果这把尺子本身都缺乏科学性,怎么能实现科学选才的目标?具体到高考,可能一分之差对学生影响都是巨大的,统一标准的制定降低了这种尺度不一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
编辑/制作:徐洁吴晓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