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培养的这个能力,果然远远被你低估了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6092.html

前段时间,有个舞蹈老师问了我几个问题:

舞蹈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舞蹈?

为什么要来我的机构学舞蹈?

她说,如果这几个问题没有答案,就感觉自己会失去继续行走的力量。

不得不说,这位老师是个爱思考的好老师,因为只有不断探寻舞蹈本身的意义,才能探索更具有生命力的舞蹈教育。不知道你是否也思考过这几个问题呢?

这几个问题相当于“灵魂三问”:

我是谁?(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我从哪儿来?(我学习舞蹈的需求是什么?)

我要到哪儿去?(你机构的舞蹈能否满足我的需求?)

说到这,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我刚刚偷偷地做了一个类比,把这位老师的问题类比为灵魂三问,这样类比之后,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思考和理解这几个问题。

既然类比有这样的作用,那如果在舞蹈教育中也能运用类比思维,是不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教育学习呢?

01

何为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点的思维。这是一种高级思维,因为你能从一系列表象中,抽象地看到背后的类似性,然后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

有的人说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但我更喜欢学术通才侯世达的说法,这叫从“表象”到“本质”:你得能从两个不同的表象中看到相同的本质,才能把这两个东西作类比。

事实上,人类知识的扩展,都是靠这种方法。拿一个熟悉的东西,去类比一个不熟悉的东西。

例如,为了帮助你理解脊椎之于人体的作用,我会把它类比为“人体的定海神针”;为了收回孩子的注意力,我会把眼神类比成蜘蛛侠的蜘蛛丝,“谁的眼睛和我的眼睛连线成功啦?”

比如,我们有一堂叫做《看得见的声音》的课,它把音乐三要素“节奏、音高、音量”,类比为舞蹈三要素“时间、空间、力量”。

因为,音乐节奏和舞蹈时间的相同点是,音高和舞蹈空间的相同点是,音量和舞蹈力量的相同点是。

学生不仅能听音乐做动作,以及看动作演奏音乐,还能观察和感受到身体和声音的关系。他们在音乐和舞蹈之间,获得了自由穿梭的能力。

法学教授刘晗在讲到法律类比推理时,说:”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整个人类的创新,都是从一个类比到另一个类比的过程。

02

为何类比?

你可能会说,类比很好,那类比对于舞蹈教育有什么用呢?

答案就是:

不同的类比,

不仅决定了我们现在做什么,

也决定了我们未来会做什么。

1、对于机构

一个舞蹈机构如何理解舞蹈、如何类比舞蹈,直接决定了它的理念、价值观和愿景。你把舞蹈类比为一门生意、一门手艺还是一门语言,都会影响你的行动方向。

我的机构把舞蹈类比为“语言”,人不会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而会用学语言来解决见识、沟通、表达等问题;比如,你不会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用学英语来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

同样,舞蹈作为一门“语言”,如果只是为了词汇性的动作而动作,那么这门语言就无法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同时也会慢慢丧失更多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于是,不止艺术就有了“不是学习舞蹈,而是用舞蹈学习”的理念。

2、对于老师

因为有了“舞蹈语言”这份类比,舞蹈老师的职业天花板就由此被掀开了。

就像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语言一样,舞蹈老师也能随时随地用语言的视角,去舞蹈、去观察、去思考。

舞蹈老师不再只是教动作的老师,而是教学生“用舞蹈学习”的老师;舞蹈老师的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几套考级教材,而是扩展到我们所听、所感的外部世界。

老师的世界大了,舞蹈的世界也大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他能走多远;那么,一个舞蹈老师的见识,则决定他的学生在舞蹈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你看,舞蹈语言的天地有多大,舞蹈老师的职业天地就有多广。

3、对于学生

长久以来,舞蹈教育几乎只用一把尺子丈量学生,那就是外在的身体条件和表现。身体条件和表现力好的就是优秀的,反之就是不合适的甚至不合格的。

这相当于说,只有身体条件符合这把尺子标准的学生,才有使用这门语言的权利。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诗人约翰·查尔迪说过:

我们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